思想的风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9 04:2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刘晓峰
——日本公共知识分子关于“3·11”大地震的思考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在震惊世界的“3·11”日本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回首这一年日本公共知识分子立足地震做出的各种思考,具有非常的意义。
石原慎太郎:“新·堕落论”
说到反思,首先必须提到的是石原慎太郎。因为一直站在强硬立场上对中国说三道四,石原慎太郎的名字早为不少中国人所知。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对于日本国内事务他同样是左右开弓放言无忌。地震刚过的3月14日晚,石原慎太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地震是对日本的天谴。尽管受灾民众很可怜。私欲已成为日本人的身份标志。今天的日本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私欲,物欲,金钱欲,性欲。日本政治本身就充满私欲,只顾迎合大众口味。日本人有必要利用此次海啸,将长年积累的私欲污垢冲洗干净。日本应该以此为契机进行深刻反省。
在余震犹在的当口说这种话,放到哪个国家大概都大犯忌讳,说的人注定挨一身板砖被砸得满头大包。可石原说句道歉就完事,因为日本人就是这么惯着他。2011年日本新潮社出版了石原的《新·堕落论》,本质上就是“天谴论”的进一步展开。石原自称这本书是抱着“写遗书”的心境写下来的文字。他认为日本人的私欲已经肥大到了极点,堕落已经是日本的特征。
石原召唤日本人走的道路是什么样的道路?不妨从书名《新·堕落论》谈起。在“堕落论”前加上一个“新”字,是有来历的。说来石原这本新书的名字是源自日本另一位作家阪口安吾。立身日本战败后的焦土上,阪口安吾深刻体会到日本社会正在发生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那就是战时统治日本的精神秩序之结束。阪口安吾在《堕落论》中写道:“半年之内,世事沧桑。自许天皇坚强盾牌的我等,只要是为了天皇,慷慨赴死绝不反顾的我等。年轻人们如樱花般散去了,活下来的活跃在黑市交易中,尽管耻图百年之命、卫君一朝赴死的誓言音犹在耳。以毅然决然之心送走男人的女人们,经过半年岁月的淘洗,如今在夫君牌位前的礼拜已经变得只是一种程序,她们心中开始浮现新面孔的日子决不会太远。不是人变了。人原来就是如此。变化的不过是世相的表层。”(阪口安吾《日本文化私观》评论社复初文库版1972年)。很多人在战后感慨日本已经堕落下去,安吾却在这份“堕落”中看到了新的期望,和战时消灭掉了所有个人声音的日本比,和高喊“奢侈就是敌人”把所有的物质都推向战场的时代比,为生活在黑市中徘徊、跟随自己欲望改嫁的战后寡妇们身上生长出的变化的是健康的。而在石原看来,只有孝敬父母、友于兄弟、夫妇和顺,一旦发生大事才可能义勇奉公为国献身。石原在这本书里为改革日本推出药方——“节约、忍耐、禁欲、自我努力”,做到这一切日本才会不再堕落。为了做到这一点,石原主张要为社会立规矩,要把让年轻人在集体中参加劳动“制度化”。可以说安吾当年反对的,就是石原赞成的。这正如站在反战思想基础上的安吾,对于原子弹坚决说不。但是石原却主张为了在外交上握有底牌,日本完全应当拥有核武。有了核武并非一定要使用,但却可依靠它,扩大日本的影响力。毫无疑问,石原慎太郎足以称为地震后批判日本社会的代表性的一极。《新·堕落论》告诉我们,六十多年过去了,日本社会中的一部分,确确实实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另一个极点——很可能是一个最终把日本推向万劫不复战争地步的极点。
上野千鹤子:
“为了活下去的思想”
很多人可能还对范美忠这个名字留有印象,2008年四川大地震他一跑成名,一时跑还是不跑曾在网上广为议论。从八十年代开始研究女性学的上野千鹤子2011年的东京大学告别演讲,让我认识到大灾难降临时跑与不跑确实是一个问题。
2011年本是上野千鹤子执教鞭于东京大学最后一年,她的告别讲义原本定于3月15日举行,后因为地震只好推迟。套用林肯“人民的,来自于人民,为人民服务”,她为女性学作出了“女性的,来自于女性的,为女性服务的”定义,一边研究一边剑及履及推动日本妇女运动,令这位女教授在日本名盛一时。上野千鹤子的告别演讲中提到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逃跑,是活下去,她把这概括为“为了活下去的思想”。在她看来,逃跑是弱者的权力。当弱者想要活下去的时候,弱者面对强者选择不战而逃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对抗只能使弱者自己受到更大伤害。那些希望自己今后成长得更强大的人,能选择的只有逃跑,只有活下去。在日本那些多次经历了巨大天灾的地方,流传着一句“tunami tendenko”的俗语,意思是说如果海啸来临,不要管任何人只能各自拼命地跑,自己的命自己有责任加以守卫。上野千鹤子教授认为,这并不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女人是弱者,弱者就是弱者,不必非要选择做强者,做英雄。
在面对灾难逃亡时,能够尽快逃走的只有那些身体强壮的人。灾害时一定会有弱势群体——比如老人、残疾人、孩子,还有那些试图拉着他们的手想救助这些弱势者的人,还有那些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的人——比如那些坚持在核泄漏现场奋战的人。但上野千鹤子教授不认为这些人真的有权利责备为了保命逃跑的人。她认为能跑就跑,哪怕被人指后脊梁,哪怕被人唾骂。没有谁有资格让你去把命赌上去。因为她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命更重要的”。每一个人面对生死都有自己抉择的权利。正如当年在日本学生运动中,当警察部队已经冲上被学生占领的大楼时,那些赤手空拳的学生没有选择当英雄抵抗而死是正确的一样。她主张女人不需要做和男人肩并肩的,不需要做英雄。女人并非天生是弱者,但在她们生育下孩子那一瞬间,在抱起那些瘫倒床上的老人或病人的瞬间,她们承担起了摆脱不掉的责任。是这份责任使她们就成了弱者。
上野千鹤子教授的讲演让我惊讶地发现,她的思想原点,她的“原风景”居然同样是战争结束的瞬间。她说:“那时候,在那青空底下,当国家、军队、权力、行政,在所有的一切都指望不上的时候,为了明天的生活站起身走出去的是妇女们”。上野千鹤子教授指出,思想的世界高深至极,无数身份高的让我们仰视才见的观念被逻辑地结构成无形的枷锁,我们身边从来就不缺少奉劝或强制我们为了什么而牺牲而赴死的思想,但人类创造应当不仅仅是为了死的思想,或者说也同样需要“为了活下去的思想”。因为只有我们能活下去,我们才需要思想和语言。
很明显,上野千鹤子更注重弱者对地震的感受,强调弱者独立选择的权利。她的思想同样是一极。这一极与石原慎太郎那种急于把人们组织到一个系统里,并规定他们应当怎样思想方向是相反的。
梅原猛:“草木国土悉皆成佛”
2011年12月6日,当代日本思想家梅原猛在东京作完了他《人类哲学序说》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新人类哲学原理》。《人类哲学序说》是梅原猛即将出版的新作题名。梅原猛自己回顾说,一直到40岁他都主要研究西方哲学,40岁以后,则主要从事日本研究。在进行日本研究的过程中,他就已经产生了仅仅依靠西方哲学的思路不足以拯救世界,也许在日本文化的内部会存在新的人类哲学原理。45岁后,他认为已经找到了日本文化的核心思想。这就是以“草木国土悉皆成佛”这句话为代表的天台本觉思想。在梅原猛那里,循环轮转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他新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世界按照循环轮转的观念才可能获得持久的生命。人类的文明有史可考的历史不过几千年,但是福岛核电站的污染要彻底消除掉却需要四十万年。这是不符合循环原理的逆天行为。在这次系列讲座中,梅原猛以开阔的视野展望人类文明,对柏拉图、笛卡尔、尼采、海德格尔的思想都进行了反思,对以人为世界核心的观念进行了批判。在他这套思想体系中,最具有日本特色的核心观念,就是“草木国土悉皆成佛”。
“草木国土悉皆成佛”源自佛教天台本觉思想和天台密教思想的结合。一如文字所示,这是认为草木国土都具有佛性、都可能成佛的观念。梅原猛认为,这种“草木国土悉皆成佛”的观念并非印度佛教所具有,它本生自中国,但在中国佛教中并未成为主流,传到日本后却得到发挥,成为了净土宗、禅宗、法华宗等日本鎌仓新佛教思想的前提。人们可能会理解说人有没有佛性、进一步可能会理解草木有没有佛性,但说“国土”是“有生”、同样具备生命,很多人可能就不容易理解。然而我们实际上已经知道,土壤是由各种成分有机合成的,不同地区的土地有各自的特性,一如一望无垠的大海,是由按照季节循环往复的海流构成的一样。而所有的有生,都是我们人类赖以存身的环境。我们不珍惜不热爱,我们对自然进行的种种破坏,最后会影响到我们人类自身。人类应当把森林归还给地球,把利用太阳能作为未来能源的出路。
回顾“3·11”地震过后的一年,我们看到和阪神大地震不同,这次“3·11”大地震因为与核泄漏相牵连,对于日本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不论是石原慎太郎,还是上野千鹤子,还有他们之外很多日本知识人在叙述中,都经常把它与战争结束后那一段连到一起。上野千鹤子尖锐地提出,“3·11”地震是天灾,但核泄漏却是人祸。因为出现核事故具有必然性。尽管每一个国家都对外宣传自己的核电站是万无一失的,但万无一失不过是骗人的神话,是由政府、企业和传媒共同编造的神话。神话的气球最后爆成一地碎片只是时间问题。核泄漏唤起了日本知识分子们对于刚刚经历原子弹爆炸那段历史的回忆,这份回忆叠加在震灾回忆之上,并与环境问题直接相关联。我们也看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日本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仍旧在思考,在行动,在为环境、为世界的将来奔走呼号。对于八十七岁的梅原猛,我想即便有世界末日,也不可能发生在他的有生之年。“立身天地真性情,文字不为稻粱谋”,梅原猛的所思、所想、所为,向我们展示的正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点点希望。他的努力让我们相信,既便这个社会出现了很多不如人意的错误变化,但依旧有人在努力改变这些错误,在引导世界走向一个更光明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