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洲统一的前景:半真半假的欧债危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1 17:29 来源: 《中国投资》

  文/中国战略思想库(中宏网)

  目前中国首先亟需在充满变数的全球政治经济博弈中清晰定位自己在全球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全球战略合作基本框架和应对全球变化的基本策略

  从2009年10月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欧债危机已经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2011年12月10日,欧盟峰会经过两日磋商终于达成一致。欧盟内除英国之外的26个成员国就加强财政纪律同意缔结政府间条约,或称“财政契约”,同时增强危机救助工具。这标志着欧盟财政一体化终于迈出了实质步伐,欧洲的整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半真半假的欧债危机

  如果说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一个真实的危机,那么欧洲目前的主权债务危机一半是真,一半是假。而这场危机闹到这么严重的程度,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

  欧元区债务问题产生在一个特殊背景之下。整个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如果按照欧元计算不到9万亿欧元,其中南欧国家,即所谓的欧猪六国(PIIGGS:包括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英国和西班牙)整个的欧元债务大约是2.3万亿欧元。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洲也跟着进入了一场衰退。为了从衰退中走出来,欧洲各国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刺激政策,但是因为欧元的货币政策是被欧洲央行统一管理,各国就只能用财政手段来刺激。其结果就是欧洲的主权债务占GDP的比重、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纷纷超过了欧元在启动之前曾经设定的两道杠,即年度赤字不允许超过GDP的3%,累计赤字不允许超过60%。有数据显示,在2007年末的时候,欧洲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只有2.4个百分点,但是到了2009年即达6.8个百分点。

  欧元区债务形态属于内部债务,解决起来要比美国容易。所有欧元区国家的成员所欠的债都是欧元债,不是别的形态债,整个8万多亿欧元的主权债务主要持有者约2/3都是欧洲国家。所以,如果欧洲央行能出手的话,也像美联储那样在最危机的时候通过发货币把这些债务买过来,问题实际上就解决了。

  德法借危机统一欧洲财政导致危机扩大化。德法作为欧洲的领导人想借欧债危机的机会打破欧洲的国家边界,建立欧洲统一的财政,把欧洲在政治整合上向前推进一步。一个发达的经济体,一般来说像美国、日本、英国都是100%的财政,但是欧盟每年由成员国上交欧盟统一支配的钱只占整个欧元区财政的1%。然而统一财政等于让这些国家让渡主权,各个国家肯定是不愿意的,也是不那么容易走出这一步的,如果走不到这一步,德法的出招就是把危机深化。资料显示,2010年7月欧盟做出一个决定,它把所有跟政府相关的债务都要求翻出来,计算到公共赤字里,这一下就把欧元区国家赤字的水平推高了。拿德国来说,如果那么计算的话,它就从60%多上升到将近80%的样子。因此,大家纷纷指责说欧盟领导人不作为,德法不作为,看着危机发展。在这种博弈中危机迟迟得不到化解。

  统一财政纪律后欧洲央行开始出手救援。2011年12月21日欧洲央行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向银行业贷款4892亿欧元,相当于630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且利率仅1%,不论贷款期限或金额规模,皆创欧元成立13年以来新高纪录,而且欧洲各个银行在向欧洲央行申请这笔欧元贷款的时候,抵押物大大放宽。欧洲央行是基础货币,那么到了各个商业银行里,它就会产生一个两三倍的货币乘数,也就是说将近1.5万亿的欧元投放量,而这个数字和整个欧元区有问题国家的债务更新数目是一致的。而这件事正是在财政统一的步子迈出去之后才做的。

  欧洲面临全新统一机会

  对于欧洲及欧元走向问题,危言耸听的观点较多,多为片面看法。欧洲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尤其是德国对解决这次危机的重要作用不容质疑。分析来看,欧洲的最高目标是希望建立欧洲合众国,真正把欧洲变成一个实体,把欧洲变成真正政治上的统一。而欧债危机深化实际上跟欧洲的所有政治抱负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危机边缘政策迫使欧洲国家主权让渡,最后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经济体的核心。从长远看,欧洲将是欧元区的欧洲——一个以统一货币为基础、政治、经济甚至军事上统一的欧洲,成为全球治理中有份量的一极。

  欧洲统一的生命力很强。欧洲终极目标目前还没达到,但达成财政协议同盟毕竟是前进了一大步。这个财政协议同盟,虽然没有让大家让渡出财政主权,但是在财政的纪律方面前进了一步,原来的3%是不带约束力的,包括德国、法国在危机中都突破了。但是现在有了一个比以前更具有约束力的财政政策,如果哪一个成员国违反了协议,自动惩罚政策就会生效。不光是17国的货币统一联盟,现在欧盟27国可能也会达成一个统一的协议,另外现在欧洲国家还有9个国家在排队申请加入欧元区。

  共同的利益驱使下欧元区不会解体。欧元区不会解体主要原因是这不符合欧洲人民的根本利益,南北双方在统一体里都能获得自己的利益。从欧盟的发展过程看,欧盟最大的进展是在经贸、财政这块,整合程度非常深。如德国的贸易2/3是对着欧洲,85%的贸易顺差来自欧元区,因此,北欧国家要想增长离不开南欧的需求。

  另外,欧洲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特别是欧元区的货币成员国以及整个欧洲在未来一轮国际经济当中相互竞争和相互依存的条件之下,欧元工具必须保留,如果没有了欧元,那么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欧洲,尤其是那17个欧元区成员国的国家地位将受到非常大的损害。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欧元有信誉,而欧元的信誉是记在北欧国家身上,试想如果希腊用本币德拉马克发国债,有人敢买吗?意大利也是七强之一的国家,如果用里拉发债有没有人敢买?因此说欧元区垮台或者欧盟的垮台,不管政治上、经济上对欧洲来讲都是没好处的,正是这种内部驱动力在推动欧洲的整合。

  从货币角度看,欧元或使欧洲面临一种全新的统一机会。欧洲一直强调对外要体现出欧洲统一的特色,可以讲欧洲基本上是向内看,完全是自己顾自己的经济实体,对于国际事物的参与很多方面也是围绕这个在运转。这个特征给了欧洲一种全新的机会,可以说是欧元给了欧洲一个全新的统一机会。正是因为全球危机所造成的各种困扰,美国也好,其他发展中地区也好,日本也好,份量都在下降,而中国的人民币现在还没到登上世界舞台,因此,欧洲会利用这次机会在一个新基础之上实现新的更大程度的统一。

  但是,也必须看到欧洲的共同性非常大,但个性也非常多,这次危机表现出来它所形成的冲击在欧洲内部不均衡。如对德国的冲击,对法国,对南欧各国的冲击,对各个阶层的冲击,影响并不均衡。因此说短期看欧洲迈向统一会很困难。

  明晰全球战略任务紧迫

  可以说目前的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那就是大西洋轴心开始瓦解,太平洋世纪正在出现。由于美国力量调整和态势收缩,欧元区对美国的排斥以及东亚一体化进程这3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全球力量中心向太平洋地区移动。在此大趋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还没有全球战略思维,未来的发展战略不明晰。

  欧洲的战略非常明确,就是走向大一统的欧洲,而且是利用这次的债务危机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冷战结束后,特别是在德国统一后,大西洋轴心失去共同目标的维系,欧洲国家开始谋求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摆脱美国的主导。欧洲在政治上组建欧盟,在经济上推出欧元,在军事上尝试独立的欧洲防务,力图通过欧洲国家“抱团”的方式,形成在全球格局中够分量的力量板块。法德等欧元区核心国家开始推进“危机整合”战略——通过危机整合内部、驱赶对手。这不仅是要渡过此次危机,也是为推广“莱茵模式”,为将来的“欧罗巴合众国”铺平道路。

  在此基础上,我们得到的一个基本结论是,目前中国首先亟需在充满变数的全球政治经济博弈中清晰定位自己在全球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全球战略合作思路,能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灵活应变的大战略思维。其次是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全球战略合作基本框架和应对全球变化的基本策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