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债市风险偏好上升 投资参与仍需保持谨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期,受一系列政策刺激消息的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上升,利率产品出现了一定调整,投资者情绪可能面临修正。

  分析人士指出,现阶段债券市场收益率下降过快,并且推动这一情形的主要因素就是经济数据的好坏,随着5月份宏观数据的陆续公布,债券市场收益率下降的幅度将会减缓,在对债市乐观的同时也应该对经济数据的变化多加关注。

  债市步入短期调整

  中债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产品整体收益率继续小幅反弹,曲线中段幅度稍大。再从信用债市场来看,整体收益率曲线短端虽有下行,中长端却出现小幅上扬。中票短融方面,“12苏交通C P002”以及“09大连港M T N 1”等券的报价及成交带动中短期票据A A A曲线1年期上行至3.63%的水平,5年期上行2BP至4.36%,主要参照“11五矿M T N 1”、“11兖矿M T N 3”以及“12浙交投M T N 1”等券的成交变动;中短期票据超A A A曲线则由“12电信集C P002”等券的成交带动曲线0.75、1年期下行1BP至3.47%、3.56%的位置,3、5年期主要参照“11电网M T N 2”以及“12中石油M T N 1”等券的成交变动,上行至4.09%、4.36%的水平。

  “经过前期利率的大幅度下跌,个人认为驱动5月份利率下行的诸多因素将陆续发生微妙变化,”华龙证券的一位交易员表示“对于后期的利率产品市场,应该持偏谨慎的态度,利率下行幅度可能面临不小的修正。”

  事实上,尽管政策宽松预期推动国债收益率创出了2010年底以来的新低,但目前水平已隐含未来1次以上的降息预期,在经济增长反复难有进一步数据印证的情况下,利率产品收益率或难再下行。

  而针对信用市场,“三季度,较低的经济增长以及下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长债利率维持在低位,加之宽松货币推动短端利率走低,‘牛陡’应能继续。”国泰君安判断,未来信用债行情的节奏和空间,将取决于政策。

  若财政政策力度较大,资金从债市切换至股市,将直接终止信用牛市;若操作力度相对缓和,那信用债不温不火,仍可获取票息收入。

  6月或迎降息窗口

  流动性方面,自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 .5个百分点以来,银行间资金利率迅速回落,当前,隔夜资金利率跌至1.9%附近,7天资金利率亦回落至2.5%的水平。

  尽管央行已连续第三周实现公开市场净回笼,可市场对此反应平淡。在经济面继续承压的背景下,业界普遍预计,资金面宽松的格局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被打破。

  不过,亦有分析认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放松节奏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更多地是指向对冲新增外汇占款规模趋势性减少,而不是为了主动提振实体经济流动性。

  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樱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现阶段,决策当局已为稳增长出台了加快保障房和基建投资、促进消费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随着通胀继续回落,政策放松力度将有所加快,二季度不排除降息的可能。

  毫无疑问,当前经济基本面不佳,而经济回暖需要营造宽松货币环境,由此资金面宽裕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常态,而公开市场操作或更多用以平滑未来资金到期量。

  招商证券判断,步入6月份以后,中国将进入降息窗口,债券市场的降息预期料更加强烈,因为这将成为利率产品乃至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率继续向下突破的动力。

  关注市场行情轮动

  当前,利率产品的下行动力已明显不足,市场之前对银行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底线判断在3.3%附近,而截至5月29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3.37%,这样的水平已接近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的极限。

  政策性金融债方面,目前10年期政策性金融债到期收益率同样行至之前预计4.05%-4.15%的底部区间,处于4.07%的位置上,再度向下10B P的可能性亦十分有限,因此建议交易性投资者适当回避利率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较之于步入超跌反弹修复行情的利率产品,考虑到风格轮动以及保险资金的长期介入,三季度信用牛市的行情可能仍将延续,并为投资者提供可操作的空间。

  具体到品种选择方面,后期,银行间市场中高等级信用产品的回调风险不断增大,高等级券种交易应以获利实现为主。

  相比之下,低等级券种由于当前资金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套息交易在短期内仍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债券类属资产选择上,券商仍主要推荐城投、低等级公司债等风险类债券资产。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今年经济“进二退一”式寻底过程中的大类资产转换逻辑依然没有改变,后期如果政策得到了诸如财政资金投放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中长期信贷回升等相关数据验证,市场大概率上确定经济底部,大类资产仍可能向权益类转换,债券系统性风险将更高,届时不论利率或高、低评级债均可能面临调整风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