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国火车站商业陷尴尬:形态单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6 12:46 来源: 《中国商界》杂志
《中国商界》6月刊封面 《中国商界》6月刊封面

  朱喜乐

  最近,《中国商界》记者接到上海一读者的电话。据他反映,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上海火车站南广场的多家商店都遭遇了一个问题,门前的人流看似汹涌,但偏偏就是留不住、引不进。尽管类似的状况往年也有,但今年尤为突出。

  这样的现状让被视为“商业宝地”的火车站尴尬,更让火车站周围的商家发愁。就连上海南站附属商场的招商者也感慨,“要给人们为什么去火车站买东西一个充分的理由,否则即便把最有名的百货商店搬过来也没用!”

  原因何在?对照先进国家,例如被视做纽约地标性建筑的美国中央火车站,我们或许能略见一斑。它不仅是一个火车站,还是一座公共艺术馆。它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的绝不仅仅是人流集散流通的作用,更是城市的客厅,是城市人约会见面的坐标点。其商业业态繁多,包括餐饮、酒吧、甜点站、书店、博物馆、名品服饰、首饰店、剧院等休闲娱乐场所。

  在我国,没有哪一个城市将火车站打造成城市地标。作为“商家必争之地”的火车站似乎只是旅客的集散地,少有旅客愿意或者说“敢于”在火车站花钱购物,更没有人喜欢在火车站流连。

  如此大的差距值得人们思考与探究。

  车站的新功能

  目前,我国火车站商业的现状是商业形态单一,仅局限于数量极少的便利超市、餐饮和旅馆,旅客的多样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迫使旅客被动地缩短了在火车站停留的时间。

  有关专家指出,“旅客在某地停留的时间越长,消费支出一般也相应增多,对当地经济贡献也就越大。”

  为吸引旅客和周边居民的停留、消费,包括火车站、周边商家以及交通等部门应多方努力,主动对接铁路客流,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使旅客主动延长停留时间。

  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丰富火车站周边商业形态,使其布局、经营方式实现多样化,不仅仅要满足旅客的衣食住行,还要为他们提供娱乐、休闲、保健等精神方面的需求。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介绍,无论是零售业相当发达的日本还是欧美国家,车站附近的商服密度都很大,超市、专卖店、百货店、餐饮集聚,各种商业业态相互依托,共同发展,使车站成为消费中心,社交中心。

  日韩的高速铁路客运站都是综合性建筑。如韩国首尔新火车站,其中设有超市、商场,并通过连廊将车站宾馆和大型立体化停车场连接起来,商场占据了其一半的空间。日本京都火车站除了火车站和地铁车站外,还包含了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大剧场、博物馆、旅馆及一座大型立体车库,内部设施极其丰富,餐饮、娱乐等生活功能吸引着各类人群。在其地下两层是生鲜超市,车站空间更像是为商业提供的交通换乘配套。

  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车站设计也受到“以人为本”理念的影响,大型车站的功能模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刘云强认为,火车站是综合性的服务建筑,而不单是交通建筑,其服务内容还包括旅客的食宿、娱乐以及购物等。

  他建议,为了适应即将到来的现代化快节奏生活方式,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我国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新建车站时,也应向多功能综合型方向发展,把客货运输、旅行服务、商业购物,甚至部分文化娱乐建筑统一考虑进去,变过去单一运输型为综合服务型新车站。

  北京工商大学洪涛教授指出,“车站商业业态的选择和布局要充分考虑旅客现有的需要。为旅客开设购物、餐饮、休闲、网络服务的消费场所,并以此四大核心业态为主,带动整个车站商业业态的改变。”

  尤其对于客运量较大,车次多的客运站来说,由于旅客多,部分旅客在站内停留时间长,可考虑增设旅馆、快餐厅、冷饮店、咖啡厅、茶座、小吃部、阅览室、邮电服务处、报刊杂志服务处、新华书店、旅行服务社、理发店、土特产商店、免税品商店等综合服务建筑,组成一个以客运站为中心的,多功能、综合性和开拓性的建筑群。

  车站商业的新定位

  合理的定位是商业成功的基础,车站商业也是如此。

  据德铁国际负责人向媒体透露,建设现代化火车站及其商业中心,效益最大化并不是他们的惟一目标,让南来北往的旅客和游人乘兴而归,满意而去,是他们的最大目的。因此,在规划车站商业开发方案、确定经营项目时,他们始终坚持“以旅客需求为中心”的市场经营理念,经营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档次做到与当地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相适应。

  专家表示,无论对于火车站还是地铁站,商业定位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地铁站,其商业的定位必须要充分考略到地铁客流自身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地铁,其商铺开发主要采用招商的方式,存在功能定位不明确,规划欠合理,经营项目雷同的问题。

  以上海地铁为例,地铁站厅设置较多经营书报、洗衣、数码快照等面积小、服务即时、经营专业的商铺。商铺主要采用各站连锁套餐的经营方式。但经营状况因分布不规范、经营单一、缺乏吸引力而不尽人意。各站站台通常没有或仅仅配少量即时、便捷的自动售货机和报刊杂志销售点。

  洪涛认为,根据地铁的客群特点,早、晚高峰的显著运营特征,“早餐经济”和“书报经济”最容易在地铁商业中发展起来。

  调研数据显示,在众多的商业业态中,市民普遍认为提供便捷购物服务的便利店是乘坐地铁最迫切需要的业态,占15.1%,其次是书报亭,占12.2%,其它商业业态依次顺序为:自动售卖机、书店、超市、休闲食品、西饼屋、咖啡厅等。

  因此,车站商业的定位和业态选择必须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盲目的发展难获成功。

  专家还指出,由于站位及其所处区域商业环境的不同,商业定位也要更多地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处于不同区域商业环境、不同客群背景下的地铁商业需要有不同的定位和业态组合,用主题鲜明、有特色的地铁商业组合来创造消费、服务消费者。

  据介绍,购物之都香港,其60%的购物中心都属于地铁上盖物业。香港结合自身国际旅游购物中心的城市定位,其地铁与商业的完美结合使得地铁上盖物业的商业价值得以最大化,在为消费者提供极致购物乐趣的同时,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发展。

  相关组文:

  北京火车站商业现状调查

  商业,车站的天然附庸?

  “公交都市”的零售商机

  “能让乘客逗留”的车站

  重塑诚信基因

  环球车站商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