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物价难降或拖累稳增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0 01:00 来源: 国际金融报央行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为18.2%,其中65.7% 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2.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高物价的大背景下,国内有近70%的民众生活质量堪忧。
“蒜你狠”了,“豆你玩”,“猪上天”后“蛋不定”,房价飞涨、菜价狂飙,2008年金融危机的4万亿刺激政策开启之后,中国的物价水平就处于快速上升通道之中。虽然4万亿的刺激让中国经济暂时度过了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成为世界少有的经济保持较快速增长的国家,但现在后遗症已显露无遗:数据显示,从去年年初开始,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下滑趋势,4月份统计数据说明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长速度全面放缓。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稳增长”之声再次成了当前的“主流”。为了“保增长”,今年央行在货币政策给予了积极配合: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下调利率。尽管目前来看,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尚属于温和范围,但却给了外界更多的期待:刺激政策将重新出台,钱又会多起来。
房地产开发商们对于最新的货币政策欢欣鼓舞,拍手叫好,房地产巨头潘石屹就在微博(http://weibo.com)上公开表示,这是最大的利好。一些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也在等着现实版的“天上掉馅饼”:接着国家发改委在5月份一天内批了100多个项目,久拖不批的两个巨大钢铁项目——武钢广西防城港项目 、宝钢湛江精品钢材基地项目也同时通过,创造了另一个“奇迹”。因为湛江钢铁项目的获批,湛江市有关领导甚至做出了令外界“不可理喻的、但发自其内心的激动之举”——亲吻批文。紧接着,家电补贴、汽车下乡政策也再次出现。
更离谱的是,甚至连房贷七折的大优惠政策也在此时传闻至各地。虽然央行紧急澄清无此事,但没有信息优势的普通民众,早已被开发商们精心策划的营销策略与舆论把控所煽动,开始担心起房价的暴涨,于是千人排队买房的现象再度发生。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由于“温和救市、稳增长”政策的施行,货币政策逐步宽松将逐渐形成一种强烈预期,今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货币投放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这意味着,未来较长期内通胀的压力再次高企。与此同时,虽然各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最低工资的水平线,但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员工的工资增长水平相当有限,特别是在房价高涨时买房的人群,现在基本上处于还款的高压力时期。而小孩上学、结婚等一系列花费,都将制约广大民众在其他领域的消费能力。
央行的调查已清晰地反映了这种消费趋向保守的态势。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信号。此前,有着“末日博士”之称的经济学家鲁比尼认为,中国的经济将在2013年硬着陆,30年的高速增长期也将随之结束。虽然这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现实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实际上,我国经济现在并不缺乏流动性,银行现在也不缺钱,甚至产生了放贷不出去的现象。我国的财政收入近年也一直保持在较高增长的水平线上,2011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就超过10万亿元之巨,而今年增长幅度虽然有所下滑,但财政收入还是保持了较快增长。所以此时再用宽松政策增加所谓的流动性,其对经济刺激、拉动的作用,恐怕难以达到政策制订者的预期,而其引发的负面作用,将会凸显。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曾表示,相信中国能在未来20年内保持8%的增长率。但不进行深层次的经济改革将令该目标化为泡影。此前4万亿刺激经济的投资,绝大部分进入“铁公基”等本身就具备垄断优势的国有企业手中,也造就了一批数量庞大的富翁,真正进入能拉动国内需求的大众口袋中的钱十分有限,这也正是刺激来、刺激去,需求依然不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不偏不倚,谓之中庸。”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及可靠而持续的经济环境。这就要求打造一个绝大多数民众“不叫苦”的大环境,而现今近70%的民众叫喊“受不了”,说明我们的社会病了,需要医治、需要纠错,需要扶正,以达到各种人群之间的利益平衡,达到一种“不偏不倚”的适合状态,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持续进步、发展。
从上述角度来看,现在是该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克服特殊利益阻挠,改变单纯“保增长”,更多让利于民,切实“保民生”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