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国政府采购规模10年激增10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4 01:07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

  本报记者 戎素梅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政府采购总规模较之2002年的1009.6亿元增长了10倍。2011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11332.5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的2.4%,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1%,节约资金1500多亿元。10年来,全国采购规模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

  总体看来,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的增长源于多重合力:政府采购范围从通用类品目向专用类、公共服务类、民生类项目扩展,“应采尽采”观念逐渐深入;政府采购资金构成从财政性资金向单位自筹资金、银行贷款、BOT项目市场融资等方面扩展;以《政府采购法》为统领、以部门法规为依托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及执行,确保信息统计数字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各地不断创新政府采购操作机制,有效提高了采购工作质量和效率。

  从采购组织形式看,2011年,全国集中采购规模为7535.6亿元,占总规模的66.5%,较之2002年的735.3亿元增长了10倍;部门集中采购规模为2250.5亿元,占总规模的19.9%;分散采购规模为1546.3亿元,占总规模的13.6%。

  集中采购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0年来,集采机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截至2012年3月,中央设有3个集中采购机构和3个部门集中采购机构,地方共设有省级政府采购中心33个,地市级单位共设置政府采购中心293个,县区级政府采购中心2021个。

  从采购方式看,2011年,公开招标采购规模为9147.3亿元,占总规模80.7%;而2002年,全国公开招标采购规模仅为485亿元,占总规模的48.04%。公开招标占比不断加重,并在各类政府采购方式中占绝对优势,表明我国财政部门进一步严格控制采购方式审批,凡达到公开招标限额的项目,一律要求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以公开招标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采购方式,既促进了政府采购的规范化管理,也提高了采购效率。

  10年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实施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支持了国内相关产业和行业发展。从节能、环保产品的采购情况看,2011年,全国节能产品采购数额为910.6亿元,占同类产品的82.21%;全国环保产品采购数额为739.8亿元,占同类产品的59.59%。从中标企业规模划分及合同授予情况看,2011年,全国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企业的采购数额为9016.5亿元,占采购总规模的79.6%;全国政府采购合同授予国内企业产品的采购数额为11040.7亿元,占采购总规模的97.4%。

  政府采购执业队伍的发展壮大也是喜人变化之一。2011年,全国政府采购从业人员达7万多人,其中政府采购管理从业人员 0.74万人、集中采购机构从业人员1.6万人、社会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约4.8万人。而在2002年,全国政府采购从业人员仅为10700人,其中政府采购管理从业人员4300人、集中采购机构从业人员6400人。

  公开、透明是政府采购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从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发布情况看,2011年,全国共发布500683条采购信息公告;2002年,全国仅发布5765条采购信息公告。

  此外,在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40多项规章制度;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制定政府采购制度办法90000多个,其中中央单位8000多个、地方80000多个。

  正如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在2011年全国GPA谈判应对工作及政府采购工作会议上所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世情国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政府采购工作的内外环境也将显现新的特点,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将逐步建立涵盖各类预算体系资金、各类政府采购主体和各类采购对象,符合公共管理要求和GPA规则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这意味着我国政府采购范围将继续拓展,采购规模将继续攀升,其服务社会、经济、文化的政策功能也将得到更有效的发挥。我们有理由期待下一个10年会更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