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海大众:见证人与推动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4 22:56 来源: 华夏时报

  孙斌

   在《上海1000天》作者马丁·波斯特的回忆录中,记录了这样一段场景:“1984年11月初,我坐着破旧的出租车,颠簸在上海市区前往安亭的崎岖道路时,当时的我没有想到,当初这片破败的厂房和荒芜的土地,在20多年之后,将成为大众汽车全球50多家和中国汽车最佳的单体制造工厂之一。”

   当年,德国人马丁·波斯特是上海大众首任候选副总经理。27年后的2012年2月29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亮从上海市市长韩正手上接过了代表上海市质量评审方面最高奖项“上海市市长质量奖”企业奖状,成为了本年度获得此项殊荣的唯一企业。

   “‘上海市市长质量奖’这一奖项,对我们是激励也是鞭策。”张海亮当时激动地表示。27年中,上海大众不仅成为国内汽车合资企业的翘楚,也成为已在家颐养天年的马丁·波斯特心中永远的骄傲,而且,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布上海大众生产的超过750万辆汽车在奔驰不息。

   “‘质量是上海大众的生命’是上海大众员工所恪守的信条。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所有人都在为质量把关,为消费者提供可靠、值得信赖的产品。”27年中,德国人对汽车制造精益求精的理性态度与中国人海纳百川、灵活务实的理念在上海大众被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在上海大众,强调质量至上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1986年,上海大众开始投产桑塔纳。投产后没多久,桑塔纳国产化率低,国产化率进度缓慢。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最终拍板:“桑塔纳零部件的国产化要坚持德国大众的标准。国产化要100%合格,降低0.1%我们都不要。”自此上海大众坚定了高标准的质量要求,这个标准,同时也成为当时国家汽车工业的品质新基准。

   于1986年加入上海大众,现任上海大众产品工程部技术协调科经理的胡善龙回忆道:“我加入上海大众已经20多个年头了,这些年来从单一做技术到现在侧重项目研发管理,完成了个人的转变。与此同时,我也见证了上海大众国产化从2.7%到90%以上的过程,并开始尝试自主研发新车型。”

   在胡善龙看来,如果把上海大众的第一阶段比作起步,第二阶段比作加速的话,那么上海大众现在所处的第三阶段就是腾飞。为应对这一挑战,上海大众从过去的以产品为导向,转为以市场为导向,并作出一系列相应调整。

   2008年,上海大众自主设计和研发的A级车朗逸上市,而后朗逸很快就获得市场的认可,月销量迅速过万,现在已经是上海大众乃至全国数百款车型中最为畅销的车型。去年上市的旗舰车型全新帕萨特则是由上海大众和德国大众合作开发的,面向全球市场的全新战略车型,短短一年不到,全新帕萨特成为中高级车的新王者,上海大众用市场检验了自己过硬的产品实力。

   “最具创新性的汽车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的典范”是上海大众为自己设定的战略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上海大众设定了中长期的“2020战略”和近期的“赢创!2012”战略,为未来十年的发展指明方向。

   “2020战略关注的,不仅是目标的达成,更是长期能力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塑造。”上海大众总经理张海亮表示,“我们希望这些战略,能最终帮助我们直面未来中国车市的机遇与挑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