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复苏受阻刺激政策重返中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5 18:09 来源: 《新财经》

  文/刘元春

  中国短期经济指标的下滑速度仍在加剧。钢铁、汽车、石化、能源、交通等产业的投入已经造成巨额的产能过剩。市场上开始重新出现看空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

  中国经济出现回落已经是业界共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中仍然蕴藏着的巨大机会,因此刺激政策重返中国也在情理之中。我认为,经过调控刺激,中国经济下滑的速度6月可以见底,三季度会反弹,而全年GDP增速可达8.6%。

  那么是什么因素主导了此次经济的下行?是输入性的萧条,还是说温总理所讲的是具有可控性、自重性的自我调整回调呢?抑或根本就是一种政策调控失误,多种因素叠加的产物?这需要我们进行反思,进行探讨。

  另外就是5月13日和16日,国务院提出了稳增长的一揽子政策,这种政策到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性质,对于我们经济的后市到底会产生什么作用,会不会已抑制住中国经济发展的阴霾,以在繁荣的景象下面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这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很重要的问题。

  针对这两类问题,我们认为第一类问题答案是,目前经济下滑是一种多重因素叠加的产物,首先具有这种输入性萧条的特点,同时具有内生性、长期性这种整体性的矛盾的问题,和扭曲性问题再现的一种产物。当然同时还具有一种加速回落的态势,特别是4月到5月,这种加速态势比较明显。第二类问题的答案是,政策需要再调整。我们认为这种再调整,特别是目前这种地域格局和政策框架推动下的稳增长会演化为扩大投资,随后经济发展会出现反弹。但是这种反弹的力度不会很强劲。

  中国经济的回落,通过4月、5月的经济数据进行倒算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二季度正常的GDP增速,如果不算6月的话,应该是在7.7%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经济回落的幅度较去年二季度同期回落的幅度超过了两个点,这两个点在中国的这10年历史里只有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才有过。

  与此同时,中国出口、投资、消费三大需求和总供给也同步回落。根据6月公布的数据,1月至5月中国外贸增长8.7%,与大多数专家预测的10%到15%相差较大。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在4月到5月是负11.6%。而1到5月份消费同比增速只有14.5%,而过去10年里,消费的平均增速在15.4%左右,2009年之后到2011年,消费的平均增速是17.4%。总供给下滑也非常明显,目前下滑比较明显的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物流,并导致第三产业下降比较明显。

  至于中国经济超预期回落的原因,我们认为第一个原因是全球危机的因素。除了订单下滑外,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是大量的资金外逃。这体现在新增外汇占款迅速下滑上,并从每个月基本在几千亿的水平回落到目前的负增长。

  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在过度放松之后的紧缩有过猛的嫌疑。我们在危机时间放得太松,但是在目前状况松得太紧。投资闸门的大放大收,导致投资项目的连续性出现严重问题。如2009年新增项目10万多个,到了去年新增项目减少了7.8万个,大放大收会导致出现烂尾工程。

  第三个原因就是资产价格回落导致的去杠杆,与生产价格下滑导致的去库存同步进行,加剧了企业经营环境的恶化,资金链紧张以及销售链紧张比预期还猛。

  第四个是各类短期事件和数据的下滑,导致市场情绪波动较大,各类经济主体的信心和预期的恶化,导致资金流动速度和货物周转速度出现内生性的放松。再加上上一轮刺激政策带来的四大后遗症就出现了超预期下滑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上行力量的核心就是稳增长的一揽子刺激政策,这个刺激政策的核心还是投资放涨。围绕着投资展开我们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新一轮的放松和再定位,然后才是我们的消费启动。

  我们认为政策的再调整是有必要的,但是这种再调整不能太猛。另外在内需弥补外需的时候力度也不要太大。对于目前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调整的时期还是有所滞后。面对经济和财政收入双下滑的局面,积极的财政定位可以作出进一步的调整,赤字率要调整,不能局限于年初公布的4000亿,不妨可以提高到2%左右。更重要的是,稳投资依然会成为下半年中国经济稳增长的核心,尽管对于投资造成的膨胀仍是调控的重点,而对于地方政策过度投资内生性的利益机制要有所改变和约束。

  我们同时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的问题会更加严峻,远忧甚于近虑,但是中期的问题会更大。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