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海鑫忍痛出售银华基金股权 高价买入吞苦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5 11:47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曾经高价接手银华基金股权,如今在低位抛售,海鑫钢铁在投资银华基金上的反差,是基金业规模滞涨的缩影。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袁京力】又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股权拟被转让。

  据多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证实,资产管理规模排第9的银华基金部分股权正在出售,而卖家为2007年高位接手的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鑫集团”)。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海外一家金融机构在香港的分支机构对银华基金的股权表示了兴趣,并聘请了相关机构进行评估。

  不过,另据接近银华基金的人士透露,此次银华基金部分股权的拍卖、转让更有可能是面向内资企业。据该知情人士透露,海鑫集团可能是出于自己的财务安排而出让。

  在基金业走向疯狂时买入、而在低迷时卖出股权,海鑫集团的进退,或许折射了基金业规模扩张上的瓶颈,值得业内反思。

  高潮买入、低潮退出的尴尬

  令业界印象深刻的是海鑫集团在2007年高价买入银华基金的股权。

  2007年10月22日,原南方证券持有的银华基金21%的股权拍卖,海鑫集团以11.8亿元的价格拍得。注册资本1亿元的银华基金成立于2001年,原南方证券作为发起股东出资2100万元,占比21%,据此计算,海鑫集团溢价56倍买入。

  此后,招商证券(600999.SH)以63.2亿元买入博时基金48%的股权,溢价131倍。

  而持有不足4年就选择出售,海鑫集团的行为令人意外。为何选择在这一时机出售股权,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可能是海鑫集团出于自身财务安排的需要。

  自2007年买入银华股权之后,基金行业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资产规模缩水、规模扩张瓶颈出现,投资回报率大幅缩水。

  东北证券(000686.SZ)也持有银华基金21%的股权。根据该公司年报数据,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银华基金给予东北证券的现金分红为0.48亿元、0.36亿元和0.25亿元。

  持股比例相同的海鑫集团,在过去三年合计获得现金分红1.09亿元,即便算上2007年大牛市中的分红,乐观估计,海鑫集团自投资以来获得的现金分红不超过2亿元,持股近4年时间现金分红尚不及其投资成本的20%。

  这令在金融股上投资颇有心得的海鑫集团黯然神伤。

  此前,海鑫集团曾有投资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的成功案例。在民生银行股改后,海鑫集团持有1.8亿股民生银行,此后经过减持,目前已经不在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但投资期间获利丰厚。

  盈利模式隐患

  海鑫集团此时选择退出,将可能为4年前的高价买入买单,这由公募基金盈利模式特点所决定。

  一方面,目前基金公司的产品主要以管理费较高的偏股型基金为主,这导致了其在市场大跌中规模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截止到2011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2.45万亿元,而债券、货币和保本基金的规模只有3000亿元,这一比例远远低于美国共同基金。

  “本身基金行业就是靠天吃饭,波动性非常大,目前来看,很难说是一种好的盈利模式。”一位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

  以博时基金为例,2007年9月底,该公司所管理的资产规模为2109亿元,位列行业第二,但近4年过去了,其规模只有1200亿元。这也是大部分基金公司的缩影。

  另一方面,目前的基金销售体系主要依靠银行,这导致基金投资者的买卖主要受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的银行客户经理的影响。

  此外,出于自己的利益,银行客户经理总是频繁地建议基金客户申购赎回产品,这也导致客户的忠诚度非常差。

  以2011年上半年为例,公募基金损失了超过800万的客户,接近其9000万客户的10%,客户流失度非常惊人。

  在此背景下,建立在规模持续增长的模型估值,误导了新进来者,导致这些股东高价买入,或许海鑫集团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