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十位基金经理后市判断:难以出现 持续性反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07:28 来源: 理财一周报

  理财一周报记者/周知秋

  在经历了三季度市场的单边下跌之后,基金三季度业绩普遍不佳。不少明星基金经理虽然跑赢同期大盘,但三季度业绩也大都不尽如人意。

  回看三季度,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4.59%,在业内堪称标杆的王亚伟所管理的两只华夏系基金三季度净值下跌幅度均超过10%,广发基金副总易阳方管理的广发聚丰三季度净值下跌12.95%。

  其他明星基金经理如易方达的潘峰、华安的尚志民、光大保德信的周炜炜以及同出自华夏的刘文动所管理的基金三季度净值都有10%以上的跌幅。

  可以说,三季度公募基金普遍面临着业绩困局,而这些堪称业内翘楚的明星基金经理也都有所迷失。

  在理财一周报此前独家发布的首份《中国基金经理能力榜》①中,上述这些基金经理均在十强名单之列,其余四位为冯永欢、王晓明、张惠萍、巩怀志。需指出的是,仅凭基金经理一时的业绩来评价未免过于武断。从长期来看,上述这些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在业内均名列前茅。

  从当前情况来看,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依旧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的投资策略以及重仓股仍然是市场投资者研究的一大目标。

  因此,理财一周报这期仍将对他们的观点、所重仓的行业及个股逐一梳理,希望能为读者带来投资参考价值。对于这些明星基金经理,理财一周报也衷心希望他们能够在后市中率先摆脱业绩迷失的困局,为投资人赢得回报。

  普遍认为很难出现大的持续性反弹

  已经过去的三季度是今年A股市场跌幅最大的一季,在此期间指数不断创出年内新低。具体来看,沪深300指数跌幅达到15.2%,中小板指数下跌14.2%。相对而言,创业板指数跌幅较小,三季度仅下跌6.48%。

  当回顾起堪称盈利与估值双杀的三季度市场中的操作时,上述明星基金经理不约而同地表示了降低仓位或许是最为合适的方法。

  兴业全球基金(微博)投资总监王晓明在兴全趋势三季报中表示,在一个趋势性的下跌市场,几乎很难寻找表现较好的行业和个股,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减仓几乎是最好的策略。

  同样的,易方达研究部总经理潘峰指出,系统性风险释放、估值重心下移是最显著的市场特征,周期、成长和消费等板块轮番下跌,唯一有效的策略是降低仓位。

  谈及后市,上述明星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四季度国内外形势仍不会大幅好转,他们表达了对经济减速及企业盈利下行的担忧,市场总体仍将维持弱势震荡格局,但一些积极信号的出现可能会触发市场的阶段性反弹。

  王晓明在兴全趋势投资三季报中坦言:“国内经济虽然没有出现2008年那种雪崩似的下降,但是实体经济情况还远没有到可以乐观的时候。市场有可能反弹,但基于对政策和宏观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市场很难出现大的持续性反弹,估计以脉冲为主。”

  “一哥”王亚伟依然言简意赅,他在华夏大盘三季报中表明,展望未来,通胀有望见顶回落,货币政策继续大幅收紧的可能性不大,股市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部分股票经过前期调整后,长期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同出华夏的刘文动则表达了相对详细的观点。刘文动指出,展望四季度,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软着陆”的概率较大,通胀问题有望在四季度逐步缓解,这将为紧缩政策的放缓甚至转向创造条件。

  同时,光大保德信首席投资总监周炜炜表示,展望2011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会逐步下降,但还是会维持较高增长,通胀也会从相对高位持续回落,而房价也可能在未来两个季度进一步松动,这些都会为紧缩政策的正常化留出空间,在四季度我们可能看到更多支持经济的政策微调,越来越多的包括产业资本在内的长期投资者进入股市,市场整体估值继续下移的空间在缩小。

  相对而言,更为谨慎悲观的观点来自于易方达的潘峰和广发的易阳方。

  潘峰指出,短期而言,市场还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走出困境,除非出现强有力的外部干预。尽管目前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尚维持在较高水平,但预计流动性收紧的效应将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内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作用,悲观预期和盈利下降仍将是主导短期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而无节制的股票供给无疑将加剧这一趋势。

  与此同时,广发基金主管投研业务的副总经理易阳方表示,股市面临的宏观环境和资金环境仍然偏紧,难以出现整体性投资机会。在新资金难以入场时,场内资金的腾挪将成为市场的重要因素,弱势震荡与寻底是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基调。

  易阳方认为,欧债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直接体现在通胀和出口上。通胀方面,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被迫持续,输入性通胀压力长期存在。同时国内通胀还叠加了明显的成本推动特征,因此国内货币将较长期维持相对紧缩态势。出口方面,易阳方指出欧盟需求下降对我国外需的冲击尚未完全显露,而考虑到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依旧低迷。

  集体共识机会出现在消费、成长板块

  在谈及后市看好板块方面,上述明星基金经理所看好的板块基本可以归纳为消费类板块、成长板块以及低估值板块。

  追根溯源,总体来看消费类板块受青睐的逻辑是经济下行趋势中业绩增长明确和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成长板块被看好的逻辑在于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扶持以及经济结构转型,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前景值得期待。

  最后,低估值板块因为盈利稳定性高、已经大部分反映政策紧缩和经济下滑预期、未来进一步下滑空间不大等因素而被看好。

  明确表示看好消费类板块的有兴业全球的王晓明和广发的易阳方。王晓明在三季报中指出会继续关注内需线、消费线的研究。同时,面对人工成本上升和财务费用增加且价格转嫁能力弱的下游行业,需要高度警惕三季度业绩“变脸”可能性。

  易阳方则认为,未来在震荡中存在一定的结构性行情,机会应集中在内需领域,主要是消费领域与国家扶持的产业。大的趋势机会必须等待国内紧缩政策的转向。

  同样来自广发的冯永欢则坚定以成长股为主的投资策略,与其持相类似观点的还有管理兴全合润分级基金的张惠萍。

  冯永欢在广发策略优选三季报中指出:“目前紧缩政策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虽然仍处高位的通胀水平制约了再次放松的空间,但从紧的政策已经见顶,在民间利率高涨的时期政府可能采取局部适度的放松。而且,个人认为经济硬着陆的概率比较小,不必过分担忧。在可预见的未来,本基金仍将坚持对于成长股的投资,甄选业绩优良、未来发展空间较大的成长性公司将是主要工作。”

  张惠萍认为,成长股的下跌目前处于估值和盈利双杀阶段,难免会出现泥沙俱下的结果,未来业绩真正能够兑现的股票最终股价还是有回归的可能,在弱市中对企业业绩的确定性把握将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华夏的巩怀志在华夏优势增长三季报中也表达了坚守成长型投资理念的观点。他表示将利用市场波动的时机布局具备中长期成长潜力的个股,同时看好供需格局较好的周期品种的反弹机会及新经济等。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保德信的周炜炜仍然相信,未来持续的要素成本的上升所推动的中国经济脱离粗放式增长,让能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优质成长企业受益,市场也将给它们更高估值。

  而华安的尚志民则表示将同时关注消费板块、成长板块以及低估值板块。尚志民在华安宏利的三季报中指出:“后期投资思路上,将关注‘消费+确定成长’类股票,保持对周期品种的谨慎,考虑在市场进一步调整过程中布局符合产业政策、有中长期增长潜力的成长股和分红率较高、增长稳定、估值较低的蓝筹股等。”

  华夏系基金仓位高 王亚伟坚守地产

  不得不提的是,在梳理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在市场单边下跌的三季度,王亚伟掌管的两只基金在三季度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仓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明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仓位明显偏低。

  具体来看,三季度上证指数下跌了14.59%,三季报显示华夏大盘精选仓位高达89.39%,与二季度末时持平。而股票最高投资仓位只有80%的华夏策略精选仓位达到了74.7%,与二季度末相比仅下跌不足2%。

  由刘文动、巩怀志管理的华夏系基金三季度末也都保持了较高仓位。具体来看,华夏优势增长仓位最高,为91.88%,而华夏盛世精选、华夏蓝筹核心仓位分别为89.89%、86.82%。

  同时,广发的易阳方、冯永欢所管理的广发聚丰和广发策略优选三季度末仓位分别在88.1%、87.32%。兴全的王晓明、张惠萍管理的兴全趋势和兴全合润三季度末仓位更低,分别为72.1%、81.63%。

  华安宏利、光大保德信优势两只基金三季度末的仓位更是在83.34%、85.06%。相比之下,易方达价值成长三季度末仓位较高,在89.57%。不过,潘峰在三季报中明确指出,计划采取攻守均衡的投资策略,适当降低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同样是师出同门,王亚伟、刘文动、巩怀志管理的基金在对待房地产板块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从三季报披露的房地产行业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来看,华夏蓝筹为4.68%、华夏盛世为1.18%、华夏优势增长为1.24%。然而,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华夏策略所配房地产行业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净值比分别为18.11%、16.2%。可以说,在三季度地产板块补跌的情况下,王亚伟成为地产股的坚守者。

  谈及地产股的后市,其他明星基金经理如尚志民表示,房地产调控仍将持续,房地产行业面临去库存压力,房地产产业链上的行业和公司都需要保持谨慎。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