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贸易商跑路自杀停贷真相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7 22:35 来源: 周末金证券金证券记者 江芬芬
跑路、自杀、停贷,中国的钢铁贸易商从未以如此决绝的方式,被推至市场的风口浪尖。面对《金证券》记者,昨日南京市钢贸协会会长戴美林郑重表示,“其实我们被误读了。”
“钱难赚,并非赚不到钱”
要找到中储股份在南京的大型钢材交易市场并不难,附近的行人指路时,蹦出来的话都差不离,“大卡车进出最多的就是了”。。”
让《金证券》记者意外的是,走至门口,最先进入视线的却是被疯传正远离钢贸企业的金融机构,紫金农商行、工商银行贴身而立。再往前走,办公间密密匝匝地紧挨着,各式钢材广告牌不甘寂寞地探出头来。尽管夏日炎炎,运送钢材的车子不时穿梭,剪切加工中心的机器一直轰隆隆响着。这番热闹景象,和外界的猜测相比,迥然有别。
戴美林是位有着十几年从业经验的钢贸人,身兼南京市钢贸协会会长。说起这个行当,他语气中有几分自得,“目前钢厂销售模式是三成直销,七成倚靠钢贸企业。像中储这个市场里,有500多家钢贸企业,一间20多平米的不起眼小屋子,一年的贸易量能达到几个亿。”
戴美林并不否认现在日子难过,“一个是下游需求不行,接单肯定要比以往少;另外,我们与钢厂交易,如果钢价倒挂,钢厂会有一定的补贴,但现在钢企陷入大面积亏损,补贴并不能如数到位。”《金证券》获悉,现在钢贸圈里流传的说法是,2008年金融危机是“高台跳水”,从去年到现在属于“慢性自杀”。“2008年那会是急跌,半个月内钢价能每吨从6000元跌到3000元,但那之前钢厂是赚了大钱的,那年8月,光马钢一家就补贴我800多万。而且,钢价下跌时间短,年底大规模刺激计划一出来,我们立马就缓过来了。”
“钱难赚,并不代表赚不到钱。”他对《金证券》说,“毕竟GDP每年还在增长,需求还是在的。南京地铁、青奥村的建设,也让钢市显得不是特别淡。”
此外,手中库存不多,也让大家心里并不发慌。戴美林告诉《金证券》,“2008年8月22日,我们特意请了一批专家来给大家灌输风险意识,强调降低库存的必要性。即使金融危机过去,南京商贸圈这根弦一直绷得紧紧的。2008年全南京钢材库存最高峰为60万吨,现在这一数字只有30万吨。”
“正常经营基本不存信贷风险”
钢贸企业资金占用巨大,是不争的事实。上规模的钢贸商一般留有上万吨的钢材,以目前4000元/吨的钢价计算,资金就要占用4000多万元。另外,钢材供应到终端,通常有一个月的账期,无形中也需要钢贸商垫资。因此,钢贸商通常需要通过融资,才能保证正常经营。
但是,今年江苏无锡一洲钢材贸易市场老板李国清、有钢贸背景的福建某县级市上海商会名誉会长黄某纷纷被曝跑路,两者涉及的银行贷款都超过亿元。加上南京一钢贸企业女老板自杀,让钢贸企业陷入“融资黑洞”。
4月底,银监会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调整信贷方向和政策,防止部分钢贸企业虚构贸易背景的套(骗)取贷款行为发生;5月末,银监会重排行业风险敞口,将钢铁行业排在第二,已置于房地产行业之前。而最近一段时间,银监会更多次非公开发文提醒商业银行,在向钢贸企业放贷时要进一步提高警惕。
面对“防火防盗防钢贸”的戏言,戴美林忍不住提高声调对《金证券》表示,“这些通知只是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并非如外界所传,对钢贸企业停贷。”他透露,“这些疑似跑路的钢贸商,并非正常做钢贸生意的。”
他透露,跑路者中,一种专为骗贷而“生”。比如在某地建个钢材市场,从家乡拉来七大姑、八大姨,注册上百家企业,每家注册资金500万。然后成立融资担保公司,每家担保个500万,将银行贷款集中起来,投向民间借贷、期货、房地产等。“如果形势好,自然没啥问题;一旦形势不好,资金链必然断裂,只能跑路。”
另一种是“一货多押”滚动融资。将钢材质押给银行获取贷款,银行放款额通常是钢材价值的70%左右。通过仓单重复抵押,实际从几家银行贷到的金额,可能是抵押物品的好几倍。
至于钢贸女老板自杀事件,戴美林告诉《金证券》,“她在南京下关另一家大型钢材交易市场做,入行才一年多。以联保的方式贷了千把万资金,然后借给男友,只写了几百万的借条。后来二人分手,本人因人财两失而自杀,并非因做钢贸生意资金断裂走上不归路。”
“这件事情发生后,南京不少银行打电话过来,沟通情况后,大多数银行都表示会一如既往支持钢贸企业,只是对有风险的企业不贷了。”戴美林对《金证券》强调说,“钢贸企业手上的货,只要降价,就会有人买,变现能力特别强。如果钢贸企业借贷的资金主要用来经营钢材,上游对接钢铁企业,下游对接客户,这样的信贷基本不存在风险。”
“电子商务才是致命冲击”
钢贸行业一次次被推至“风暴眼”,也逼迫局内人反省自身。戴美林承认,钢贸企业的传统盈利模式正遭遇挑战。
《金证券》了解到,南京目前有1200多家钢贸企业,每年钢材消耗量为2000多吨。“大家拼的就是人情经济,再小的钢贸企业,有一家业务单位,就能生存下去。但钢材同质化严重,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钢贸企业只能互相压价,生存环境趋于恶劣。”戴美林称。
外地一家钢贸企业负责人也对《金证券》直言,“因为扮演的仅是资金链的角色,贸易商对钢厂很难有话语权。钢材的定价权不是全部在市场,而是有一部分在钢厂,这就造成了市场的乱象。钢厂定高价出厂,压缩贸易商的盈利空间,等钢厂把钱赚到手了再反过来补贴贸易商。”他说,“现在钢厂亏损,也在找出路。很多钢厂开始研究深加工服务,比如以前钢材到了工地,钢厂就不管了,但可能以后钢材到了工地后,钢厂还要提供后续服务,并且为钢材打上钢厂的品牌标志。”
这位负责人对《金证券》不无担忧地表示,“这种模式会让贸易商非常难过,因为会增加直销,加强钢厂与终端的联系。而贸易商搞产业链延伸加工,空间并不大,竞争不过钢厂。”
相对而言,戴美林略显乐观,“前几年马钢也在南京设了分公司,手上有几十万吨钢材,想尝试直销模式,但没多长时间就做不下去了。因为钢材的终端客户多如牛毛,钢厂选择直销,成本很大,也很难承担诸如垫资、物流等市场风险。钢厂会尽量增加直销的比例,但说完全替代钢铁贸易商,短期来说是不可能的。”
戴美林认为,电子商务倒是可能会引发一场革命,“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钢铁交易将压缩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届时中小钢材贸易商大幅减少,钢贸企业转型是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