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版垃圾债:机会与风险并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5 10:01 来源: 法治周末

  中国版"垃圾债":机会与风险并存

  美国CNN、时代华纳和MCI电讯公司等如今家喻户晓的标志性公司,都是从发行"垃圾债"成长起来的。虽然"垃圾债"的施行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但这种高收益的融资方式,必然伴随高风险的降临

  法治周末记者 李 飞

  中国债市正在酝酿变革。

  近日,证监会召开了高收益债券座谈会,高收益债券相关办法即将颁布的消息频见报端,这一信息引起了债券业内人士的一致看法———中国版“垃圾债”的发行呼之欲出。

  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资信评级专委会委员周沅帆也透露,高收益债相关办法已经拟订完毕,最快2月份可能会实施。其管理将实行备案制,项目由主承销商向交易所备案即可,期限不限,甚至1年之内也可。“

  2月份“垃圾债”会否如期实施?证监会相关工作人员给法治周末记者的答复是,证监会一般会通过官方网站或者指定媒体等方式正式公布相关消息。截至2月14日上午,证监会网站上仍未出现相关文件。

  尽管如此,市场对中国版“垃圾债”仍表示欢迎。航天证券分析师何筱微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高收益债券将直接丰富债券市场的投资品种,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这对投资者和金融市场都是一项利好。”

  中国版“垃圾债”如何界定

  所谓“垃圾债”,是对高收益债的一种通俗叫法。“垃圾债”具有高收益与高违约风险并存的特点,而并非这些债券是没有价值的“垃圾”。该债券多由低信用级别的公司或市政机构发行,这些机构的信用等级通常在Ba或BB级以下。由于信用等级较差,所以收益较高,若不出现违约风险,收益将会相当可观。

  而其发行主体又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曾经享有投资级评级的公司,由于盈利能力等资质下降,其债券沦为垃圾级;另一类则是处于创业期的公司,急需融资以求扩张,信用评级未能体现其未来的发展潜力。美国CNN、时代华纳和MCI电讯公司等如今家喻户晓的标志性公司,都是从发行“垃圾债”成长起来的。

  “从本质上说,买债券和借钱给别人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信用,能否在约定时间内还得上这笔钱。从这个角度看,债券的信用,取决于最终的偿付能力。”何筱薇对记者透露。

  据统计,在我国发行的债券中,有超过80%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而只有不到20%的债券以社会信用为基础,高收益债的发行环境难称“成熟”。

  对于如何界定中国版“垃圾债”,证监会债券办公室官员表示,高收益债不仅意味着高风险,还可以从多角度理解,不应限于信用级别较低这一个标准。国际上的界定标准可以借鉴,但不能简单类比。

  尽管目前国内债券市场上尚未出现传统意义上的高收益债,但在目前的信用债市场中,低评级的信用债曾一度受到机构投资者的热捧,直到去年下半年城投债违约风险的出现,低评级信用债才被机构看轻。而今年年初“10中关村债”发行人主体违约现象,也被认为是高收益债发行前的试炼。

  由于之前中国的债券市场鲜少出现违约情况,在城投债危机等违约事件刚出现时,因受到社会舆论与投资者的双重压力,很多机构都略显慌乱,疲于应对,甚至采取有意规避违约债券的做法来避免风险。

  “但没有经历过违约率检验的市场,是不会成熟的。”海通证券分析师李宁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垃圾债’的高收益本来就来自高违约风险,享受高收益的同时势必要承担信用风险。在成熟市场,违约并不可怕,只要学会在违约事件之后正确应对。”

  谁能玩转“垃圾债”

  如果中国版“垃圾债”真的顺利推出,或许融资难的中小企业就不用再去因为民间借贷铤而走险。

  何筱微指出,由于“垃圾债”对发行人资质要求比现有的企业债、公司债低,同时发行利率相对较高。

  因此,从产品属性上看,与民间借贷存在相似性。“垃圾债”的推出,无疑会对泛滥的民间借贷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

  “‘垃圾债’发行人的透明度相对于民间借贷更有保证,投资人也有了除存款之外可选择的金融产品。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垃圾债’总好过面临不确定的借贷风险。”何筱微表示。

  面对或将面世的“垃圾债”,众多基金公司也都表示青睐。但当被记者问及是否会催生出专门投资“垃圾债”的投资机构或基金时,机构投资者则多称对于自己是否投资此类债券尚不确定。

  他们的态度摇摆或取决于产品的发行情况以及监管部门的制度设计。“目前国内债券市场并不统一,究竟谁将成为能够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也在观望。”证券律师郭卫峰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内债券市场被人为的分割成两块:一是银行间市场;二是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的投资者以银行为主,资金量大、流动性相对较强;而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规模小,流动性差,交易额目前仅占债券市场的5%。

  “由于国内机构投资者关注方向比较单一,不论是PE、证券,还是基金,都更倾向于已上市或即将

  IPO上市的股份公司。因此,对于高收益债券,可能更受银行间同业市场的追捧。”李宁说。

  而普通投资者则可能暂时无缘“垃圾债”。近期上交所将债券投资者分为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其中证券账户净资产低于50万元、不具备专业投资资格的普通投资者仅能参与风险较低的品种,即国债、地方政府债以及具有较高信用等级的公司债和企业债现券等。这意味着自2012年2月1日起,普通债券投资者将无缘上交所债项评级在AA级以下的债券以及质押式回购的融资交易。

  风险来自定价

  另一方面,“垃圾债”,即高收益债究竟有多“高”,也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记者对比目前市场上交易的企业债发现,收益率大多集中在5%至7%之间。而据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范为透露,国内的高收益债券预期收益率会在10%以上。

  实际上,不少中小企业更愿意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现在发信托融资,也要将近10%的成本,而且在渠道上还要花费相当资金,民间借贷的成本就更高了。相比之下,债券发行的渠道费用比较少。就算按10%的预期回报给投资者,企业也乐意接受。”一位忙于融资的中小企业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但该人士同时透露:“10%的预期收益,对投资者来说吸引力相当大,但其伴随的风险也‘水涨船高’。”

  “没有做不出的交易,只有不合适的价格。”经济学家张五常曾表示。而高收益债券的风险也同样来源于定价。“由于企业进入高收益债的门槛较低,投资者只能根据第三方的评级以及自行估值,判断其中是否尚有套利空间。如何在违约风险来临前退场,将是对每一个置身其中的投资者的考验。”何筱微告诉记者。

  因此,如何控制风险成了投资高收益债的重中之重。在国外,高收益债券往往伴随着许多金融衍生品,可以让风险得到对冲和转移。但中国的资本市场,衍生产品相对匮乏,找担保公司为其担保的模式就成了“救火队长”。

  “以担保公司的资质来提升中小企业发债的评级并非首次,此前‘10中关村债’违约事件中,也是担保公司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虽然靠担保化解风险并非完全符合市场化,但在高收益债发行初期,这将成为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郭卫峰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