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刚:QE3助推新兴市场危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7 14:28 来源: 《财经》杂志在美元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新兴经济体的资产泡沫将难以避免。这也意味着一旦美国经济完全恢复、并开始紧缩政策,新兴经济体将难以逃脱一场经济危机
在国际资本流动的颠簸海浪中,新兴市场只是一艘小船,即使建造良好,也可能万劫不复——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语。
在较好的就业数据公布后,关于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QE3)的必要性,开始被市场怀疑。与此同时,美联储近期公布的1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对于QE3,美联储内部也存在一定争议。
目前看,QE3出台的可能性仍然高于50%,1月议息会议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关于经济增长和失业率的担忧的讲话,仍然显示出美国货币政策当局乐于在短期内再度打开货币闸门。
同样在这次会议上,美联储首次发布了该行理事对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期。这显示,美联储至少将在2014年前保持目前的低利率水平,与此前相比,低利率的承诺期被再度推晚了18个月。
QE3被摆上桌面,对于美联储和伯南克来说,并不是一个困难的选择。美联储的职能是稳定物价并增加就业。而在通胀风险相对稳定、产出缺口仍然巨大以及失业率仍然稳定在8%以上水平的情形下,美联储当然有足够的理由保证其货币政策的宽松。
欧债危机已经让市场确认了美元的“相对信用”,美联储也再无掣肘,其真正的考量是如何操作“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
当然,美联储此举也是为了防止财政政策的“相对疲软”,美国国会关于联邦赤字和预算的争吵似乎并没有终结,在这样的情形下,一旦联邦支出不能为美国经济提供足够的支持,那么美联储至少在货币政策上不会“过早收手”。在这一点上,美联储也吸取了日本央行的教训, 在经济复苏还没有稳定之前,过早货币政策的退出,将前功尽弃。
同时,欧洲的不确定性并未消除。尽管出现短期稳定迹象,但美联储对欧洲衰退的传染效应很谨慎,这也成为美联储延长宽松货币政策的重要原因。
对于世界其他经济体来说,美国长期货币宽松,可能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由于美联储可能大量购入长期国债,美国国债收益率将进一步走低,风险偏好较高的资金将选择投入预期收益率较高的资产——比如股票和大宗商品。
新兴市场则是另一片投资热土,简单来说,如果将资金投入新兴经济体的国债市场,就可以获得相对美元为高的收益率,其回报水平与承担风险相比,显得吸引力十足。
这也意味着,如果美联储推行量化宽松,新兴市场的货币很有可能再度出现升值,而作为新兴市场的明星货币——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将凸显。
美元的贬值对于美国经济来说也是有利的,美元走弱将提升美国出口的竞争力,对于美国的竞争者来说,这其实是一个与邻为壑的政策,这些国家也将面临着这样的一个政策困境:如果实施宽松货币政策,那么将很容易助长资产泡沫,而如果实施货币政策紧缩,将推高利率水平,这将进一步吸引资本流入,其结果也是资产泡沫。
在美元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新兴经济体的资产泡沫将难以避免。这也意味着一旦美国经济完全恢复、并开始紧缩政策,新兴经济体也将难以逃脱一场经济危机。
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来说,如何才能避免因美联储“开闸放水”而带来的资产泡沫的发生和破裂呢?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进行结构转型来推动经济再平衡。这需要国内消费、投资和对外需的依赖回到正常水平。
同时应防止房地产泡沫,通过公共住房体系建设、保持较高借贷利率水平,减少房地产市场的杠杆率来抑制投机。
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也需要提速,以减少金融体系中的潜在风险和机制扭曲。此外,在某种程度上,一定的资本管制、鼓励资本外流,也有利于降低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风险。金融改革的目的也应以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Stiglitz)的“金融自律”(financial restraint)为主导。降低杠杆率和执行一些行之有效的金融管控规则,和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只能加强而不能放松。
在此基础上,加快对境内金融体系的建设,加深并加宽境内金融市场,尤其是做大做深债市,为金融资本流动提供一个巨大的“蓄水库”,使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不至于大幅影响国内利率和汇率市场。
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形成合力,并推动国际货币体制的改革,使其回归至一个更加灵活的“金本位”体系,才能真正遏制住美国向世界转移危机的能力。
作者为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
【作者:刘利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