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法人:限购是限制货币权利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4 10:57 来源: 《法人》

  限购是限制货币权利吗

  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一定要明白一点:市场之所以被选择,是因为市场通过均衡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非两极分化,更非弱肉强食。偏离均衡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所谓自由市场,都是伪自由和伪市场!唯有在限定系统内,博弈双方或者说供需两力是相互作用且良性反馈的,赋予一定的时间区域,必定达致均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文  欧阳君山

  当前,由于国际国内种种因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似有加大。5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武汉调研并主持部分省份经济形势座谈会,强调把“稳增长”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似乎与此对应,近期一揽子堪称“刺激”的措施与项目集中放水,一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传统垄断领域的政策密集出台,一是一大批举足轻重的项目纷纷获批。

  此情此势,房地产的“刺激”能力被旧事重提,相应地,以限购限贷为主要特征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再次受到动摇和冲击。5月中间,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房地产蓝皮书》,预期2012年部分城市具体限购措施可能有所变化。

  事实上,变化一直在悄悄进行,由于集团利益作祟和短期利益发作,部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严控长期以来就阳奉阴违。有媒体报道,目前已有30余城市对房地产的限购限贷作出微调。

  无可奈何的限购限贷

  不排除部分地方的微调确实包含提高政策差异化和精准度的操作,但如果真正动摇限购限贷的大防,无疑引鸩止渴,不仅让政府公信力大跌三千尺,而且极其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报复性膨胀。

  但限购限贷的政策之所以容易受到动摇和冲击,原因不仅在于利益集团的利益,更重要的是,限购限贷从一出生就被认作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缺乏理论正当性。

  自从2010年4月“新国十条”首次提出限购限贷以来,因属于行政操作,一开始就饱受攻击,任志强先生甚至放言:“限购就是限制人权!”由于与“自由”竞争和“市场”选择背道而驰,学术界普遍认为限购限贷是个怪胎。

  吴敬琏先生甚至提出过与任志强相近的说法:限购令突显政策不协调,限购实是限制货币权利!李稻葵先生也认定限购限贷属于权宜之计,不过辩护了一两句,即被许小年先生批评为“斯文扫地,学界悲哀”。

  即便为之拍板的决策层,也明显底气不足。2011年10月,在回答全国人大有关质询时,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明确回应:住房限购是个“不得已而为”的“行政办法”!

  均衡价格须在限定系统内达致

  殊不知,限购限贷属于正当的市场操作,而且是地道的市场操作。如果说在自由之外,市场还允许进行某些操作的话,不是别的,就是限购限贷,更广义地讲,不只限购限贷,也可以包括限制其他行为,“限”字原本是自由市场的当然前提。没有限,就不会有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限,就不会有市场的均衡;没有限,根本上就无所谓自由市场。

  现象上讲,与保障房建设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与破坏相反,限购限贷是政府对市场的建设和维护。原因上说,限购限贷之所以是政府对市场的建设和维护,与保障房建设之所以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与破坏一样,核心都在于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怎么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呢?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博弈,市场价格趋向于一个均衡价格,即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如市场价高于均衡价格,则出现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直至均衡价格;如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出现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这就是西方经济学的标准回答——均衡机制,均衡机制使市场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标准答案的确没有错,但西方经济学在阐述均衡机制或者说均衡价格时,不幸而把具体的前提疏忽了——这是人们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笼统地讲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博弈,笼统地讲所谓“在市场上”。实质上,市场必须是具体的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博弈也必须具体的,抽象地谈论市场竞争和均衡价格,貌似天衣无缝,实则漏莫大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个宝贝,成本在五块钱,不低于成本价就可以出手,越高当然越好,谁不图个多赚呢!现在面对黑压压的购买者,第一个报价,一块钱,不行;第二个报价,二块钱,不成;第五个报价,五块,嗯;第六个报价,十块,还行——第N个报价,N+M块钱,再看看购买者不断,报价越来越高,不知他们有多少人,也不知他们有多少钱。此情此景,宝贝永远也卖不出去。如果真要成交,必须设定一个时间,比如3小时内卖出,3小时内的最高出价者得之;或是圈定一个人群,比如36个人内卖出,36人中的最高出价者得之。

  显而易见,成交必须在限定系统内进行,均衡价格是在限定系统内达致的,如系统无限开放,没有具体的前提与范畴,均衡永远也达不到。西方经济学在阐述均衡价格时,应该说隐含着限定系统的前提,但没有明确指出均衡价格有且只有在限定系统内才能达致。“言必称希腊”的中国经济学界也稀里糊涂地忽视了这一个根本不能忽视的前提——限定系统,正应了马克·吐温的话:“问题经常在于人们深以为然而不尽然的地方。”

  “流则为寇,坐则为王”

  或要问:限定系统真的构成自由市场的前提?难道均衡价格真的必须有且只有在限定系统内达致?自由的灵魂难道首先是“限”字?事实上,均衡机制和均衡价格不只是存在于商品交易之中,也存在于更广义的人际交往中。原本,更一般的人际博弈也属于交易,也可按供给与需求来处理。下面的故事据称曾给经济学大师曼瑟·奥尔森相当的启发:

  一群人,不务正业,专门从事抢劫,可称之为“匪”。他们先是流动抢劫,从乡村到城镇,抢一阵子就换一个地方。日子过得也有滋有味,但风险太大,随时有被受害人致残或被官府捉拿处死的危险,劫匪已失散好几个兄弟,心底里也渴望能稳定下来。

  后来,他们在流动抢劫中发现一座高山,算得上一风水宝地,山下有大片良田和人烟,山上有洞天福地,还有一个风光旖旎的湖泊。于是匪们就此安营扎寨,白天下山抢劫,晚上山中休养,一度逍遥似神仙。但不久,劫匪发现山下的居民都搬走了,良田大片抛荒,他们面临无米下炊的窘境。

  匪们不得不围坐一起,共商大计,最后决定以税代抢。第二天就派人与山下居民约定,他们以后不抢了,不但不抢,而且要收保护费:养牛一只,月缴五角;养猪一只,月缴三角;种稻一亩,秋收后缴谷一斗保护费绝不滥用,就是要保护居民们正常的休养生息。如有内部抢劫发生,他们负责惩办;如有外来抢劫,他们负责应对。

  这就是“流则为寇,坐则为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导致的是流寇行为,美德有且只有成长于稳定而长久的博弈。显而易见,如果劫匪们不思安稳,不念长远,他们就不会以税代抢,这里的税即构成一个劫匪与居民的均衡价格。唯有在限定系统内,博弈双方或者说供需两力是相互作用且良性反馈的,赋予一定的时间区域,必定达致均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稍微观察大自然就知道,凡流水冲涮之地,不仅不会有鱼,甚至连水草都不会有,只有沉淀才会带来生机。

  把“限”字令进行到底

  这正是限购限贷的理论正当性,它原本是自由市场的当然前提,根本就不是什么不得己而为的权宜之计,但由于西方经济学教条的影响及中国经济学人的迷信与迷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没有很好地从“限”字出发,而是掉入无序竞争,结果使投机者如鱼得水,大打出手,市场严重偏离均衡,在残酷的事实面前,最后政府不得不出手,企图为市场拨乱反正。

  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一定要明白一点:市场之所以被选择,是因为市场通过均衡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非两极分化,更非弱肉强食。偏离均衡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所谓自由市场,都是伪自由和伪市场!

  首推限购限贷的“新国十条”旗帜鲜明提出要“坚决抵制不合理住房需求”,“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这无疑是正确的,算亡羊补牢。资源优化配置是全局着眼的,从全局上讲,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属于地道的浪费,明显偏离均衡,明显偏离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可忍,孰不可忍!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严重失衡形势,限购限贷只能加强,不得削弱。不只是限购和限贷,“限”字还必须细化和深化,限期开发,限期销售;限房型,限面积;限用途,限空置,把“限”字令进行到底!

  真正让人忧心的是,由于中国房地产严重偏离均衡,尤其在部分中心城市,又加之中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即便限购限贷,真正的刚需者也仍然难以消化目前的价格。这给限购限贷政策的落地带来巨大的困难,也容易招致房地产商、炒房者和投机性购房者的侥幸心理,同时还容易动摇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严控房地产的意志。

  但引鸩止渴的前途唯有一条,那就是死!引鸩速死还是艰难活着,这是中国房地产的问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