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0日 22:59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周开平 广州、佛山报道
因为价格谈不拢,一位合作了三年的老客户与洪锐林不欢而散。
“从来没有这么辛苦过。”6月8日,佛山南海的一家服装企业老板洪锐林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按照现在的成本,企业至少要提价15%才有正常利润,而客户只愿意提价5%。
和洪锐林一样感到沮丧的中小企业老板不在少数。本报记者连日在广州、佛山走访了服装、陶瓷、玩具等多个行业的多家工厂,困难几乎如出一辙。
企业半停工、工人数量剧减、库存堆积如山现象普遍存在,银根紧缩又难有周转资金,不少企业老板萌生退意。
“据我了解,最近一年不少小企业老板不再增加工厂投资,开始转移到其他行业。”拥有700多家会员企业的佛山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浩亮对本报记者说。
老客户的不快
生产成本持续几年的大幅度上涨,累积起来的效应已经把企业利润压缩到极限,企业要继续生存,接下来只有唯一的办法——提价。
“最难办的就是老客户,以前一直用确定的价格,现在要提价那么多,他们都不接受。”广州白云区一家生产塑胶充气玩具企业的总经理薛青说。
累加的成本因素最终总会有一个极限,单是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已令服装企业难以支撑。棉花的价格前段时间达到了35000元/吨,现在降了点也要25000元/吨,而一年前是16000元/吨。
“如果加上用工成本,过去一年服装企业的生产成本至少翻了一番。”按照吴浩亮的调查数据,佛山服装企业毛利率只有8%,平均纯利润只有3%。
在这一情况下,提价已经不能退让。不过,吴浩亮对企业没有稳定的订单又难以维系老客户颇为担心,“很多老客户大客户的订单都转移到东南亚去了,那里人工、原材料成本低。”
库存积压
除了被动提价,库存积压也成为不少企业艰难的写照。
在广州有一些服装企业因为库存积压严重,不得不开始低价抛售服装,服装的价格甚至抵不上布料成本。佛山陶瓷曾一度闻名海内外,现如今陶瓷企业日子也不好过。
6月8日,佛山南海红沙工业区一家陶瓷企业的叉车工人刘辉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对记者证实:“现在仓库都堆满了,外面的空地也堆满了,人家嫌价格太高,卖不出去。只有堆在那里。”
“去年一年都没有休息过,太忙了,每天都有很多货送出,一些瓷砖甚至还没有抛光,就被人家拉走了。”刘辉介绍,所在企业去年还有1000多人,今年只有300多工人了。
佛山一位陶瓷业内人士说:“成本上涨是一个因素,另外还有房地产市场低迷、外需不振等因素综合导致了这种情况。”
融资无解
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下,企业的运转资金也开始前所未有的紧缺。
佛山南海区石肯工业区的一家童装生产企业年产值大约4000万元,现在的资金缺口达到了500万元。
这家企业既做外单,在国内也有自己的品牌。生产成本的上涨,库存又在不断增加,资金链即将断裂。“因为抵押物不够,银行贷不到款,只有通过担保公司进行贷款。融资成本非常高,超过了15%。”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据吴浩亮介绍,佛山的服装企业规模都不大,资金周转一般在200万元左右,这些企业现在资金链普遍非常紧张。“在银根紧缩的大前提下,不要说新贷款拿不到,就是续借贷款,额度也被压缩了很多。原来贷款100万元,到期后续借就只能拿到60万元了。”
据本报记者了解,融资成本也普遍高企,即使不通过信用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商业银行的放贷利率也都已经超过了10%。
广州天河一家以短期拆借为主业的投资公司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很多中小企业今年的资金周转特别困难,珠三角的民间借贷都很好做,月息高达10%。”
“现在企业状况确实比2008年金融危机后还困难。如果势头继续,企业兼并在所难免。”吴浩亮不愿意提“倒闭”二字。
搬迁或转行
陶瓷企业的叉车工人刘辉很怀念去年的日子。
“去年工资涨了很多。”他说。刘辉在佛山打工10年,对工资情况很了解。据他介绍,从2008年开始,工资不断在涨。当年他每月工资1500元,一年后涨到了1700元。
真正让他满意的是去年。“因为工厂招不到人,厂里开始实行计件工资。我的工资一下子涨到了近5000元。”刘辉说。
因为用工成本上涨成为生产成本上涨中最大的一笔,刘辉所在的陶瓷厂最近两个月已经开始减员。上述广州玩具厂的总经理薛青说:“我们的原材料上涨了约15%,用工成本上涨是大头,一年就涨了20%多。”在薛青看来,现在的工人都“很牛”,“稍不满意就不干了。”本报记者在佛山南海的多个工业区看到,大部分工厂都在招工,随处可见譬如“本厂招生产车缝工”类似横幅。
“涨了工资还缺人”的用工现状令珠三角企业加大了外迁的步伐。上述童装厂和陶瓷厂就分别在广西和广东清远建立了分厂,以降低用工成本。
“有些小老板很难做了,就干脆把厂子卖掉。”吴浩亮说。据吴介绍,这些老板转行做什么的都有,其中也有人买下几套房子,出租赚钱。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