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人民需要什么样的铁道部

2011年07月30日 02:00 来源:中国经营报

  李宾

  除非铁道部的官员们不上网、不看电视、不读报、不知道微博(http://weibo.com)为何物,否则,他们肯定已经很清楚自己在此次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中的表现在舆论中引起的巨大批评和不满。

  遇难者的数字直到今天还是迷雾重重,7月24日,官方公布的遇难者人数是35人,而当天下午,在将D301次列车的5号车厢和D3115次列车的15号车厢先后移下高架桥,并对D3115次列车的16号车厢进行搜救之后又宣称找到了8名遇难者遗体,但让人感到诡异的是,最终的遇难人数却只有40人。身处事故一线的上百名媒体记者苦苦查证,却仍然无法得出确切的数字。让人不禁怀疑前方的救援指挥部是否在“负责有效”的运转?

  被很多媒体重笔墨渲染描写的小伊伊,就是在多次宣布现场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之后被发现的。铁路部门为了尽快争取早点通车,在清理高架桥上最后几节受损车厢时,要切割车厢以便维修铁轨,上海铁路局大肆调遣了2000多名职工来负责抢修。可见其争取尽早恢复通车的急迫。但就是这样的急迫差点让小伊伊失去了生还可能,要不是温州特警支队长邵曳戎坚持在桥上搜救而阻止将受损车厢吊到桥下,后果不堪设想。

  在我们看来,此次事故之后的救援和抢修并不是严格的先后关系,而似乎是交叉在一起。一个更可怕的联想是:救援在铁道部眼里似乎是次要的,是挡在抢修通车之前的障碍。一个事实是:铁道部曾经计划在7月24日晚6时实现通车,结果由于技术难度的原因而推迟到7月25日。正是这期间发生了挖坑掩埋车头的事件,引起现场记者和网民的极大愤慨。

  不能怪人们轻易得出“毁灭证据”的观点,因为铁路部门实在没有拿出多少诚意来博得民众的理解和信任。直到现在,到底是谁下达了这样的命令还仍然谜团待解。而已经有铁路系统内部人士证实,领导们想的就是尽快通车,把灾难的影响降到最低。所以才会生出赶紧掩埋出事车厢的念头,然后将现场处理得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这一次,铁道部在救援以及事故处理中所表现出来的权力惯性和急躁高傲的态度十分明显。让人们对于铁老大郁积多年的愤懑终于无法抑制。在众多媒体的不断质疑和追问下,借由微博这一新型信息技术所营造的更加快捷可感的舆论场,对于铁道部的批评和质疑迅速在人群中达成共鸣和一致。从这个角度来说,技术手段的进步为人们表达公共意见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手段,也有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成熟。

  让人失望的是,当惯了“铁老大”的铁道部和之前的红十字会一样,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在沿着自己部门利益至上的权力思维惯性在运行。这一点从事故发生后调任上海铁路局局长的安路生在内部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在当前这样一个危难时刻,一个特殊时期,是对我们上海局全体干部职工精神、意志、信念、作风的严峻考验。全局要深刻认识到确保运输安全,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切实将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领导重要指示和部领导的讲话精神上来,从挫折中奋起,振奋精神,痛定思痛,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迅速扭转安全被动局面……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创造上海局各项工作的新业绩,向部党组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讲话通篇充满了这样的官话套话,缺少对自身的反思,缺少对民众的真诚忏悔。这和7月24日新闻发布会上,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面对记者追问时的情绪对峙、“这是一个奇迹”的论调相互映衬、气脉相连。

  我们现在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一个对民众的生命如此不谦卑、不敬重、不呵护的铁道部,其这些年来狂飙突进建设的动车以及新的高铁系统是否如其曾广泛宣传的那样安全高效、那样技术领先、那样高枕无忧?近期,很多专家对于高铁技术和建设内幕的揭露也说明这种担心并不过分。

  通过这一事件推动对于铁道部系统体制改革的起步,越来越成为社会和民众的共识和希望。

  人民需要的是一个更加敬畏生命、更加实事求是、更加尊重科学精神的铁道部和铁路系统,而不是一辆辆外表光鲜的死亡列车!套用温家宝总理在7月28日的现场答记者问中所言:铁道部需要给人民一个交代。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