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们该向乔布斯学习什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15:35 来源: 《环球财经》杂志

  ■ 环球财经记者 刘洋

  幼年告别生父,被平凡人家养育成人。少年得志却遭放逐,异处崛起赢得新生,回归震撼技惊四座。距成神仅一步之遥,人生却戛然而止。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乔帮主”。网友将乔布斯比作金庸笔下的乔峰,颇为贴切,尽管他可能难及乔峰完美。

  乔布斯并非技术精英,沃兹尼亚克才是苹果的技术灵魂,这与一般的硅谷公司的历史截然不同。他也难称心胸宽广,苹果员工将公司1号胸牌留给沃兹尼亚克曾引起他的极度不满,并蛮不讲理地增加了0号胸牌留给自己。他也曾是小富即安的典型代表,在苹果1岁生日后不久,他差点将这个日后的伟大公司拱手相让,因为他觉得对方10万美元的报价太过诱人。

  但他却成了过去10年最伟大的CEO,并必将在世界商业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在他逝世后,人们习惯性地为其加上了“不可复制”和“难以超越”的标签,甚至将其成功归因于他在印度参禅时的顿悟。人们对他奉若神明,却将他的早期经历抛诸脑后。但其实,那才是他最值得创业者借鉴之处。读懂了那段历史,你可能会发现,超越乔布斯也许并非痴人说梦。

  苹果的辉煌源于Apple II。当时,Apple II已经是最出色的电脑。它有键盘,有彩色显示器,有精炼的系统电路,甚至还配备了系统总线,这为该款电脑随后的不断升级奠定了基础。最初的方案已经令人着迷,但该电脑简陋的外壳和风扇巨大的噪声,却让乔布斯极其不满。

  最终,沃兹尼亚克的同事为苹果重新设计了外壳,这个楔形塑料外壳柔和光滑的外观,使Apple II在那个时代数以百计的微型计算机品牌中脱颖而出。乔布斯的同事则为苹果重新设计了开关式电源,使计算机的工作电流从交流变为直流,从而使电脑第一次告别了风扇。

  这些技术改进与乔布斯关联不大,但Apple II的成功依然与他密不可分。如果没有乔布斯的死缠烂打,Apple II可能不过是一朵小小的创新浪花,并会在行业洗牌中迅速灰飞烟灭。

  乔布斯从英特尔的广告中获得灵感,认为苹果的广告也应该表现出同样的勃勃生机。为此,他找到了为英特尔设计广告的麦克唐纳公司。但该公司无意接触苹果,因为与苹果这类财政实力极其有限的小公司合作根本无利可图。

  乔布斯没有放弃,他坚持每天去麦克唐纳的办公室缠着后者,不答应合作就坚决不离开。这种精神打动了麦克唐纳,他派出了最好的设计人员给乔布斯。几天后,那个带有彩虹般线条的苹果第一代标志就被设计出来了,为了显示苹果公司的计算机特征,这个苹果还被咬掉了一口,因为在英语里,咬(bite)与字节(byte)有着相同的发音。

  自助者,人恒助之。这一时期的麦克唐纳成为乔布斯职业生涯最好的领路人。他建议乔布斯将计算机从电子爱好者的科技玩具变成普罗大众的电子产品,并为他想好了操作的方式,就是将苹果的广告做到《花花公子》杂志上去。麦克唐纳甚至为囊中羞涩的乔布斯准备好了融资渠道,他把乔布斯介绍给了另一位硅谷风云人物——红杉资本的创始人唐·瓦伦丁。

  但瓦伦丁很快就回绝了苹果的注资请求,他实在不敢相信汽车库里那几个披头散发的年轻人能够创造价值。乔布斯再次施展“缠”字绝,每天至少4个电话纠缠着瓦伦丁。为尽快摆脱乔布斯,瓦伦丁只好为他提供了一个3人候选名单,乔布斯与苹果首任董事长麦克·马克库拉因此得以相识,后者很快为苹果带来了6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和25万美元的贷款。

  1977年1月3日,乔布斯、沃兹尼亚克和马克库拉签署了新的股权协议,3人各获得公司30%的股份。协议还规定,所有股东都必须全职为苹果工作。这让沃兹尼亚克很为难,他不想失去他在惠普的工作。他相信微机时代一定会到来,而自己那时在惠普必将有用武之地。

  乔布斯知道,至少对于当时的苹果,沃兹尼亚克的价值远在自己之上。他找遍了沃兹尼亚克的朋友,终于说服后者专职担任苹果研发部的总经理。沃兹尼亚克的留守至关重要,正是他设计的硬盘驱动器使苹果在随后的价格战中全身而退,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技公司。

  乔布斯以其在技术群体中难得一见的死皮赖脸,将苹果公司蓬勃发展的人员结构搭建完成。新股权协议签订1周后,苹果搬出了乔布斯的车库,开始准备3个月后的西海岸计算机展。那次展示会上,Apple II大获成功,蜂拥的人群甚至差点挤翻苹果的展台。

  1978年,苹果公司营业额达到480万美元。1980年12月12日,苹果上市,所有股票在1小时内就销售一空,这使苹果公司催生出4个亿万富翁和40个百万富翁,苹果一跃进入全球500强行列。而从诞生到实现这一梦想,苹果只用了4年时间。

  这段经历对乔布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众市场、工业设计和持续改进,成为他应对不断变迁的商业环境的不二法宝。随后的日子里,乔布斯近乎疯狂地执着于完善产品,这在充满诱惑的商业社会着实可贵。即便硅谷地价一路看涨,苹果也没考虑过成为地产大鳄;即便现金储备冠绝全球,苹果对于收购依然谨小慎微;乔布斯也没有考虑过涉足操作系统、门户网站、即时聊天、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尽管这些领域都曾经或正在风光无限。

  70年代中期的美国与今天的中国有颇多相似之处:机会与诱惑同在,新的行业和新的企业家精神正处在迅速形成之中。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企业家也能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而非左右摇摆于不同的商业潮流,我们距离拥有自己的商业偶像也许就已不再遥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