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地下炒金灰色生存:营销方式有点像传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1 09:20 来源: 中国周刊
 黄金是投资热门,地下炒金迎合了投资者心理 。图/CFP 黄金是投资热门,地下炒金迎合了投资者心理 。图/CFP

  今年初,王格文到一个朋友的办公室,开门就问:“还没停呢?”

  “是啊。还做着呢。”朋友与他心照不宣,对他的问题并不感到突然。

  “好做么?”

  “难受着呢!”

  两人谈的是这几年炙手可热的地下炒金生意。所谓地下炒金,即通过电子盘的形式,参与境外黄金市场交易。因为其不符合当前的国内黄金交易政策,但又存在庞大市场需求,被业内称之为地下交易。

  五个月前,央行、公安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禁令”,再次明确除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外,任何地方、机构或个人均不得设立黄金交易所(交易中心),也不得在其他交易场所(交易中心)内设立黄金交易平台。

  王格文问“还没停”,就是因为这个禁令。

  “我看要不就停了吧?公安部都参与了,别说前两年赚的钱了,弄不好把人给拽进去了。”

  朋友也犹豫,“之前也出过禁令,也都不了了之,这次不会是真的吧?”

  4月17日,王格文又给朋友打了个电话,得知,朋友已经开始想着“开个大点的店,转行做实物金生意”。

  从五部门的禁令出台到现在,地下炒金生意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飘摇观望

  王格文是黄金投资行业里的老人了。但他不做地下炒金,“政策没开放,做着不放心。”

  炒金开始发展起来要从2005年左右算起。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北京的炒金公司就像一夜间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遍地都是。

  王格文说,“去工商局里查,那些注册着黄金投资公司,黄金金融服务公司,甚至一些实体店,其实都是做炒金的。全北京上千家是有的。”有报道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国的炒金公司达到7000家。

  成立炒金公司并不是技术活。“买个软件,租个写字楼,招一二十个人打电话。”

  李福胜就曾经做过打电话的活。他的一个朋友,在一家炒金公司做市场专员,四五年的时间,这个朋友就在北京买了房买了车。

  李福胜刚去的那家炒金公司很年轻,成立不足一年。老板也很年轻。“顶多三十出头。”老板的故事经常成为员工励志的榜样。“他之前也是个打电话的小员工,在炒金公司干到了部门经理,几年工夫就赚足了钱自己开公司。身价最起码上千万。”

  王格文说,一家规模中等偏上一点的公司,一年利润上千万很正常。这类炒金传奇数不胜数,每隔三五年就会冒出一大批传奇公司。

  但是,如今,这类传奇越来越少见了。

  今年以来,确切地讲,是“禁令”以来,李福胜感觉客户难做了。“以前是500个电话能找到一个投资的,现在2000个不一定能找到一个。”“原因?几次禁令下来,大家对炒金警惕性高了。特别是还定性为‘不正规的’”。

  王格文也观察到了这种变化。“前两年是大张旗鼓的宣传,还敢到报纸上招商,今年这些活动就没了。到一个炒金公司去,你甚至可能看不出来他在做什么业务。”

  炒金公司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是,豪华地段的写字楼租金,装修又要体面,是继续扛着?还是另想其他法子?

  更要命的是,也就在近一年,“炒金”行为经常打上“骗人”的标签。

  对这个说法,李福胜吱唔了半天,“要从法规角度看,说是骗,也是,毕竟国家不允许。但从市场角度看,说不是骗,也可以说不是,大部分炒金公司是按照行业规律走的,算是一种灰色生意。也有真坑人的,那才是真正的诈骗,真正的黑色生意。”

  这个行业的规律是什么?

  “炒金实际上就是对赌,投资者和炒金公司对赌,公司相当于庄家。和股市类似。为什么股票不是骗人的,炒金就成了骗人的呢?”

  李福胜说,“如果有一天,炒金市场开放了,规范了,是正规军了,也就能和股票一样光明正大了。”

  行业生存法则

  尽管李福胜的愿望很美好,但就目前来讲,就像此前的民间借贷一样,炒金并不是个能拿得上台面的事情。

  王格文说,在这次五部门禁令出来之前,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能说明这些炒金的公司和交易所就是违法的,“顶多就是‘不正规’”,这些公司就在这样的“不正规”的灰色地带里掘金。

  在禁令出来之前,从事炒金的机构和公司分两派。一派是由地方政府支持的交易所。他们完全买进国外的软件,完全按照国际金价进行交易。

  在某种意义上,这就像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庄家”,不断公开报出交易品种的买卖价格,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目前国际上做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伦敦黄金市场。

  在国内,因为央行等机构并没有承认这种炒金模式,所以在最近一次禁令发出后,有些交易所的相关业务被紧急叫停。

  但这类交易所深受地方政府热捧。王格文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个小小的交易所能给地方带来巨大的税收。

  目前国家把黄金投资归拢到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方式现有两种,一种是黄金期货,一种是黄金T+D(延期交易)。王格文认为,这两种交易业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于是,也就有了炒金公司的另一派——民间派。

  他们可以打着金融服务、经营黄金实物金等旗号轻而易举地注册一家公司,背后进行炒金生意。这类公司因为完全不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注范围之内,是真正的“野孩子”。

  李福胜介绍说,这些“野孩子”有的做“规矩”买卖,比较自律;有的则通过诈骗赚黑钱。

  李说,这个行业的营销方式有点像传销,总会夸大收益放小风险,不太专业的人很容易就被“洗脑”。再加上投资市场整体不景气,股市消沉,黄金又被“神化”,即使知道地下炒金有风险,不少人还是甘愿一搏。

  与国内正规的黄金交易相比,地下炒金的杠杆高得匪夷所思,正规交易的杠杆最多不超过五倍,而地下炒金100倍杠杆司空见惯,有的甚至高达200倍以上。“也就是说,你交1万元保证金,就可做100万元的交易”。许多有一夜暴富梦想的人趋之若鹜,殊不知,如果做反方向,其损失也会被放大100倍,存在一夜爆仓的风险。

  最明显的欺骗是在软件上做手脚。譬如,等你看到价格上涨想卖出获利时,软件系统就很有可能无法登陆,提示“系统繁忙”之类,其实这可能是人为操控的。

  不过,在王格文看来,这更像是一场赌局,有愿打的也有愿挨的。

  “行业里都知道二八定律,比方说我有个炒金公司,在不做任何手脚的情况下依旧还是会有80%的人会赌输。这是被行业反复印证的。就像赌博,赢的总是少数。你决定赌钱了,就肯定是在这个定律里,那你输了,能说这就是骗么?”

  宜疏不宜堵

  如此看来,炒金领域容易出事,就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

  但目前,从部门管理体制上说,可以做黄金投资业务的有银行、金交所会员单位、期货公司。这些机构的相关主管部门涉及银监会、人民银行、证监会等,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对场外黄金交易进行界定和管理。

  所以,五个月前的“禁令”是由五个部门联合发出的。“越是这种很多部门联合整治的,就越说明管理头绪复杂,也就越难整治。你看食品安全,每次都一堆部门来管,结果呢?”

  李福胜认为,地下炒金的规范很难,只要有市场在,就会有人想办法钻空子。更何况,“黄金现在多热啊!很多人都想搞点黄金投资,但渠道少、产品不足,你就不能满足他的投资欲望,他就找其他渠道去玩了。”

  这个市场的确很热。2011年前11月的数据显示,上海黄金交易所各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金额2.14万亿元(双边计算),其中黄金T+D累计成交1.55万亿元(双边计算)。

  这还只是“正规”渠道里的黄金投资量。地下炒金的数量就没法统计了。

  王格文说,很多渠道的炒金被禁了,但是没有限制炒银。只要有热钱,炒,是必然的。实际上,不管金还是银,操作的手段是完全一致的。甚至,“炒银的风险会更大,因为银价波动比金价大多了。”

  “在国外,黄金投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产品丰富,渠道健全,交易方便,监管也规范。我们现在的地下炒金类似于国外的黄金期货。不同的是,我们国内还没有完全开放这个市场,民间搞得热火朝天,但也不能在阳光下。”

  北京工商大学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曾明确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地下炒金不受法律保护,理应被列入清理整顿之内。与此同时,地下炒金现象盛行说明存在着很大的市场需求。因此,与其堵,不如变为疏导,有步骤地推进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使这种地下交易浮出水面,变成‘有人管、有法管’”。

  但即使疏,王格文也有自己的担忧。

  “不光是黄金交易政策,交易产品设计也需要大量人才。有些机构研究相关业务时,还会找我们出主意。由他们来开发黄金投资产品,制订炒金规则,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文中王格文、李福胜为化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