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房价不可能大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5 14:29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北京政府放宽普宅界定标准等于承认了泡沫,通过调整地区指导价和放宽豪宅标准也可以打击炒房,房价已经失去了非降不可的动力。

  李洋

  还在等房价下降30%到50%再出手?别异想天开了,那一天应该不会到来的。

  北京为了近一年平抑房价、打击炒房,最近调整了房地产税收新政,政府亮出了价格底牌。

  11月25日,北京住建委和地税局发布了一条通知,从12月10日将按全新的价格标准界定普通住宅—这主要涉及到刚需购房者的契税减免优惠。

  简单来说,新标准是这样的,北京政府提出了一个1.8万元/平方米的全市住房平均交易价格作为基础,各个环线按南北区域划分,在此基数上乘以不同系数,最后得出普通住宅认定新标准—就是以下这组数字:

  四环内北部地区为3.888万元/平方米、南部地区为3.456万元/平方米,四环至五环北部地区为3.24万元/平方米、南部地区为2.808万元/平方米,五环至六环北部地区为2.592万元/平方米、南部地区为2.16万元/平方米,六环外地区为1.728万元/平方米。

  政府相当于放宽了普通住宅的界定标准,只要你首次购房,面积低于140平且在上述价格范畴之内,即可享受五折契税优惠。

  但重点也许不在这里。

  如果按照政府新调整的普通住宅标准价格,你会发现目前的市场成交价基本都被消化掉了,而且还留有余地。比如,北四环到五环和在六环以外的地区,指导价格超过真实价格—甚至比泡沫最盛时的价格还要高。

  这几乎等同于政府已经接受了目前的市场价格,并且认为这是合理的。

  在宣布放宽普通住宅界定标准的同时,北京政府还公布了另一条耐人寻味的消息,即强调要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也就是避免二手房里的阴阳合同。

  这使很多业内人士猜测,地区指导价也将很快进行调整,意味着“避税”的门槛将被提高—在购买二手房时,中介往往依照最低的地区指导价制作网签合同,买房人就可少缴税—通过提高二手房地区指导价,相当于变相提高了税费,投机和房屋炒作行为就得到了抑制。

  对于一直希望依托政府的调控而使房价大降的人来说,眼下这些信息显然是残酷而现实的。

  政府承认并吞下了泡沫,通过调整地区指导价和放宽豪宅标准也可以打击炒房,其稳定价格的目的已经实现了。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宏观经济学家李稻葵的猜想,他说未来三年房价不可能有太大波动,降幅不可能超过15%,理由是北上广的房价下降10%,带来的社会问题比房价上涨30%还大,政府不可能不考虑这一点。

  幻想破灭的同时,你难道不感到奇怪么?这个所谓的普通住宅衡量标准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通知发布后,出现了这样的笑话,同一个小区,只因为横跨一条街道的南北两侧,按标准一半被豪宅,一半被普宅,税费则差了几万到十几万。

  不管是1.8万的基础价格,还是各区域的系数,它们到底是政府根据什么而得出的,又是如何认证和审核这个标准的—这个过程不得而知,方法也不得而知,这显然是不够科学而严谨的态度。

  正如一些市场人士所指出的,房价基数的调整应该是灵活的,浮动机制也应该更科学,这才能让税费收取标准根据市场真实价格而变动,而不是通过一组死数字来衡量界定。

  人为指定一个所谓的指导价格,不与市场挂钩,通过行政命令调整市场价格,再加上一个不够求实的态度,这恐怕就是政府身上“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诅咒印记之根源所在。

  (作者系本刊评论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