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企退房地产成“老大难”

2011年06月30日 00:28 来源:南方周末

  从2010年3月国资委发出“清退令”至今,78家央企中仍有约70家央企旗下逾200家地产公司尚未退出,央企退楼市的最后期限和时间表不见踪影。

  二次挂牌转让房产公司股权 中石化打“9折”

  2010年底,中石化集团在上海产权交易所挂牌1元叫卖河南华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华诚),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浙江新钱塘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 37.415%。而中石化集团旗下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有25.17%股权,该股权转让底价仅为人民币1元,但受让方需一次性支付转让的债权1.6亿元。

  但是中石化挂牌转让河南华诚股权后,迟迟无人购买。为此,6月28日,中石化不得不二次挂牌转让。

  上海产权交易所该项目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交易所按规定二次挂牌,挂牌价格1.45亿元,较上一次的1.6亿元下浮了10%。

  数据显示,2010年度,河南华诚资产总计4.3亿元,负债超过7.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亏损达到3947.7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经营、销售装饰材料、金属材料等。

  2010年上半年,中石化还曾以1元挂牌价,转让旗下珠海市华瑞物业建设有限公司50%股权及1460万元债权。

  央企退房地产成“老大难”

  2010年3月18日,国资委宣布,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外,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78家央企要逐渐退出。位列清退名单的78家央企旗下共有房地产子公司227家,约占央企全部三级以上房地产公司数量的60%,资产总额占比15%,销售收入和利润占比为15%和7%。

  但2010年底,南方周末网报道称,在国资委发出的“退房令”的8个多月里,仅有中远集团、中国航天、中石化、中石油等7家央企挂牌转让其不足20家地产子公司的股权,剩余71家央企超过200家地产公司至今未见动静。

  2011年2月,国资委规划局长王晓齐曾透露,央企“退地”基本整顿结束。

  但是,上述《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指出,仍有约70家央企旗下超过200家地产公司尚未退出。2010年底,78家央企虽已上交退出方案,但多数央企的退出方式是完成在建项目后不再参建新项目,而并非股权转让。

  截至目前,国资委也一直没有提到央企退出房地产最后的期限和时间表。

  “我们不方便说这个问题,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国资委负责此业务的一位官员表示。

  “退三进一”

  早前《国家财经周刊》报道称,国资委2月中旬表示,鲁能集团、中航工业、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和新兴集团将获准保留地产业务,至此,16家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再度扩容至21家。对此,当时有媒体评价称,央企退房地产是“退三进一”。

  “这5家规模比较大,而且做得比较规范,这五家允许从事房地产开发是有条件限制的,集团公司不能动用主营业务的大额资金从事房地产开发。”王晓齐说。

  关于国资委对退出的理解,王晓齐表示,不以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央企,完成项目之后,不能再拿地,但是无法限制他们出资或者合股去跟别人做房地产开发。“央企集团公司的二级公司、三级公司,企业也许不全部上报。所以这个退出,就是一个相对性的退出。”

  此外,国资委近期要求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这也引发业界的质疑。《广州日报》就评论称,央企有可能借保障房之名不退出房地产业务,甚至可能导致央企在楼市重新布局。上一页1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