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龙军:根治地沟油问题需要群防群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4 22:30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本报评论员 龙军

  连日来,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公安部门破获万吨地沟油流入粮油市场的大案。人们在为之拍手称快的同时,不得不又有所反思:在公安部门侦破此案之前,相关的食品、工商、卫生等部门的日常监管究竟干嘛去了。是否今后我们的食用油安全就得指望公安破案来解决问题呢?

  这显然是不行的。公安部门参与侦破打击固然很重要,能够侦破如此大案也固然表明其效能是不错的。但若今后的地沟油管理仅仅依赖于公安,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笔者以为,只有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群防群治,就要从监管的各个环节抓起。据报道称,目前地沟油非法生产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涉及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若要根治这一非法地沟油生产的顽疾,就必须从这六大环节入手。在这六大环节中,有关政府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号入座,分别应该监管哪个环节,其实都是非常清楚的,只是监管工作是否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不仅如此,还要在全国形成统一监管的一盘棋。否则,东边被打击了,西边又会冒出来。此前东莞已经端掉了一个大型地沟油制造窝点,即是此类情况。东莞黑窝点的老板,原来是在深圳熬油的,因为深圳打击严厉了,才躲避到东莞来作恶。

  其实,真想抓好监管工作,办法总是有的。比如,上海市发动群众举报的办法就很好。他们设立了统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对非法收运、处置或者擅自交付收运、处置废弃食用油脂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并对举报人奖励;他们还通过在餐饮服务单位安装“上锁”的油水分离器、传感器,在运输车上安装“GPS”,在处置厂安装视频监控等,实行对“地沟油”的全程监控。

  群防群治,还要给合理利用地沟油开辟出一条合法通道。据报道,国家有关科研机构经过多年的研究,通过先进技术可将地沟油转化生产为生物柴油、乙醇、沼气和生物肥料等。鉴于此,国家应该围绕这些生物转化方面的运用,扶持设立规模化、规范化的转化企业,实行特殊行业许可生产制度,持证收集废料,持证生产经营,并对其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

  当然,有关部门在鼓励合理应用地沟油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防范有人披着“变废为宝”的外衣,从事违法生产的勾当。比如,此次公安部门侦破的地沟油大案中,犯罪分子就是安装了一套生物柴油生产线,来遮人耳目应付检查的。

  人人都不愿意食用地沟油,包括制造者和监管者。各级监管部门责任人必须擦亮眼睛,不被恶人所蒙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