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大型银行国际化势在必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15:03 来源: 《当代金融家》

  文/ 曾 刚 王振宇

  全面加快国际化银行建设,是中国大型银行适应全球经济金融格局重构与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稳健成长为国

  际一流金融机构的必经之路。积极探索金融资本全球化、服务产业资本全球化的可行途径,继续推进全球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加快机构、产品、管理、科技国际化步伐以谋求更大发展,是中国大型银行建设国际一流金融机构的必然要求。

  后危机时代,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全球金融业的重构将会继续,国际化与综合化仍是主要发展方向。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进一步推进,银行业特别是大型银行的经营发展会逐渐面临更为严格的要求。中国经济和金融正以更加成熟、积极、稳健的姿态融入世界,人民币国际化将迈出更大的步伐。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要逐步发展中国的跨国企业和跨国金融机构,继续坚定地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因此,全面加快国际化银行建设,是中国大型银行适应全球经济金融格局重构与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稳健成长为国际一流金融机构的必经之路。

  迈向国际一流金融机构的内在要求

  打造资产、业务和经营地域多元化的国际化银行是未来全球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世界银行发展史表明,业务集中于单一市场的银行在区域或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中能够幸存下来的概率要低于国际化银行,赢利成长性和稳定性也较差。虽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有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金融机构遭受了巨额损失,但那些全球布局均衡、业务机构合理、风险管理能力强的国际大银行,如汇丰银行,正是凭借其国际化经营分散风险的优势,通过在可以产生更高利润和风险更低的地区配置资源,构建了能够支撑集团跨周期、可

  持续发展的全球运营平台,避免了危机的较大冲击,并成功地经受住了多次战争、经济和金融危机的考验。在后危机时期的全球金融业重构中,国际化仍是主要发展方向。2010年上半年,汇丰银行已在巴西、墨西哥增派了500名客户经理和专业人员,未来3年还要向拉美再投资5亿美元扩大经营网络,并在中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澳洲等重点市场寻求自然增长和并购机会,提高零售网点覆盖率。另外,2010年,花旗银行在亚洲增加投资约10%,新增了60家分支机构,在亚洲的机构,总数达到770家,并计划3年内将中国的营业机构增至100家。中国的银行机构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了来自西方大型跨国银行的压力,危机过后,它们在亚、非、拉新兴市场的发展步伐再度加快。

  加快国际化发展,是中国大型银行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金融市场改革加快推进中提高经营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从银行业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走向成熟,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将继续推进,本土赢利和发展空间势必收窄。“十二五”规划建议和纲要在部署金融领域改革重点时,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判断,随着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逐步放开,国内商业银行一定会通过下浮实际贷款利率和上浮实际存款利率竞争优质客户,短期内利差下降的风险将给过于依靠存贷利差的中国银行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目前,中国大型银行的净息差大约在2.3%~2.4%,与欧、美大型银行的净息差水平基本相当,但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利差水平一般都高于4%,拉美市场甚至高达8%,银行业赢利增长潜力巨大。而且,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周期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差异。金砖五国及印尼、土耳其、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大国经济复苏明显,增长率多数已在5%~10%。发达国家即使执行量化宽松政策后,复苏仍不够强劲或不够稳定。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世界经济2010~2015年增长的78%将来自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的这种持续高增长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资本依托。一方面,充裕的流动性便于银行开展业务,高速的经济增长又可以确保资金需求持续旺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青睐于新兴经济体的机会和市场,增加了对新兴经济体金融业的服务需求。例如,2010年上半年,汇丰银行公司国际客户同比增长16%,新增客户的84%来都自新兴市场;2010年,花旗银行一半左右的利润来自新兴市场,其中约1/3来自亚洲,预计未来几年其新兴市场收入的增长速度会比美国本土市场快1倍。可以判断,继欧、美发达国家银行在50多年前走向世界后,中国银行业也将重复它们的发展历程,通过加快国际化分享新兴市场的经济成长红利,应对母国利差收窄带来的收益下降风险。

  因此,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加快国际化经营,在全球赢利水平更高、成长性更好的市场建立服务渠道、合理配置资源、积极拓展业务,同时巩固与扩大发达市场的经营网络,积累金融创新和国际化管理经验,更好地实现组织架构、业务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等方面的转型,对提升可持续赢利能力和建设国际一流金融机构具有重大意义。

  应对国际金融体系变革的客观需要

  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出现重大调整,特别是加强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并延续了基于风险的资本监管的逻辑思路,对这些机构实行更严格的资本、杠杆和流动性管理,这一点在《巴塞尔协议III》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例如,危机后,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已将资本充足率标准提高至12%~16%,并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提出了额外资本要求,以使这些机构具备更强的吸收损失的能力。

  关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界定,目前主流的看法是全球大致划出60家。从国内情况看,我国银行业向新的较高国际监管标准靠拢也必然会涉及这一问题。按总市值看,工、农、中、建几大银行都在全球前十名之内,也是海外上市公司,很有可能成为这一轮监管改革的重点关注对象。目前,中国银监会已经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应监管指标,包括提高资本金质量和水平、控制杠杆率水平、加强流动性比率监管以及要求拨备/贷款比率达到2.5%以上等要求。虽然从短期看,新的监管标准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全球金融监管变革新趋势对银行依赖贷款资产规模扩大推动利润增长的传统模式是一个根本性挑战,资本短缺将逐步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银行在未来的扩张中都会面临很强的资本约束。不过,由于各方监管改革方案大多都给监管对象预留了过渡期,并制定了实施时间表,例如《巴塞尔协议III》将于2013年进入过渡期。因此,这两年将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全面推进前夕,中国大型银行加快国际化的重要窗口期。同时,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不少国家为了提振本国金融业,并考虑到中国经济金融对该国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中资银行持欢迎态度,市场准入门槛有所降低。但随着经济金融的复苏,一些国家已开始逐步把非常态的经济金融政策向常态转变,预计2012年这一转变将基本完成。从这个意义上看,今明两年也是中国大型银行加快国际化的宝贵机遇期。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和金融增长的重心逐步从西半球转向东半球和新兴经济体。亚洲地区出现了不少重要的大型国际金融机构,银行业的利润水平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依托显著提升的整体实力和在危机中的良好表现,亚洲和拉美的银行相应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当前,按名义GDP计算,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据高盛测算,中国将在2027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一定需要一个强大的金融体系作支撑。而且,中国也正在进入一个金融、商业、政治全方位全球化的新阶段。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进出口总额约占全球贸易份额的10%,中国还是世界资本输出大国,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位列全球第五、发展中国家首位。构建自己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培育自己的跨国金融机构,使商品、人民币、银行和服务协同走出去,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是中国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必然要求。

  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历史机遇的理性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在通过开展边贸结算、港澳个人人民币业务、双边货币合作以及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等举措,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金融危机后,特别是2010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提速,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对外投融资、境内人民币离岸账户开立等方面取均得重要进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从2009年的5个试点城市扩大到20个省区市,并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东盟扩大至全球。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正在形成,香港市场人民币存款从2009年的600亿元激增至2010年末的3000亿元,人民币公司债券发行额也达到156亿元,形成了独立于中国内地的香港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市场。香港交易所正在积极筹划的人民币首次公开发行,则有望进一步拓宽人民币投资渠道。目前,通过进出口资金收付、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境外三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香港人民币债券资金回流等方式,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人民币资金进出的整体架构。

  据中国人民银行保守估计,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去年大约是5000亿元人民币)。一些国际大银行也预测,在今后3~5年,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至少一半的贸易将以人民币结算。下一个10年,随着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的逐步确立,商业银行在国际化经营中将会出现“得人民币者得天下”的局面。这也是目前银行在人民币业务上均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的原因。当然,看到机会的不只是中资银行,一些具备条件的大型跨国银行也在多个国家提供人民币贸易结算和人民币企业账户服务。汇丰银行不仅在35个国家提供人民币贸易结算服务,还在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为个人客户提供人民币账户服务;德意志、花旗、摩根大通等银行也均在积极完善基础设施,以更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处理人民币交易。

  中国的大型银行是国内金融市场上的人民币业务大行,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它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也必须成为全球人民币业务大行。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资产境外需求增大、流通范围扩大的过程。大型中资银行具备在人民币代理清算、人民币跨境金融市场、人民币海外融资等领域确立全球领先地位的能力和基础,应该通过适当向境外人民币业务倾斜管理、科技和人财物资源,使自身的机构网络、产品线、科技平台、人才队伍和管理水平尽快适应全球人民币业务大行的发展要求。其境外机构也应该把本地营销服务优势与母行人民币业务优势有机结合,培育外资银行所不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国际化经营的跨越式发展。

  提高全球服务能力是必然路径

  世界上现有的银行可以分为四大类:本地银行、全国银行、国际化银行和全球银行。环顾世界,真正的全球银行并不多,汇丰、花旗、德意志、巴克莱等银行是比较典型的。当前,一些具备条件的大型中资银行正在从全国银行走向国际化银行,但要成为全球银行,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一家国际化银行乃至全球银行的重要标志是其是否具备了较强的全球金融服务能力。国际大银行在跨国经营中普遍采用总行专业部门条线管理与区域总部地域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矩阵制管理模式,条块之间责、权、利清晰,考核机制完善,保证了各产品线在全球不同地区市场上有较强的本地化服务能力和客户竞争力。例如,汇丰银行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客户群业务(个人理财、工商业务)和两大环球业务(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私人银行),其中个人理财涵盖消费融资业务,其每条产品线都是全球化的产品线。强大的全球服务能力为其带来了可观的全球收益,而且由于各项业务具有不同的周期波动特征和不同的相关性,通过动态调整地区结构、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匹配关系,使其在经济下行阶段的表现更为稳健。

  当前,中国大型银行的产品线国际化虽然已经起步,但总行对境外产品线建设的条线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大部分境内优势产品线在境外的发展水平都较低,不同机构的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境内外服务能力失衡。尤其是在有效利用全球服务网络和科技平台,根据境外机构所处市场特点主动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做得还不够。因此,提升产品线的全球服务能力,通过精细化管理打造跟随客户和市场的全球化、全能化服务链,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全面加快国际化银行建设的必经之路。

  总之,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中国的一些大型银行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和我国经贸往来地区的全球服务网络体系,全球服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积极探索金融资本全球化、服务产业资本全球化的可行途径,继续推进全球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加快机构、产品、管理、科技国际化步伐以谋求更大发展,是中国大型银行建设国际一流金融机构的必然要求,也是其肩负的历史使命。

  (曾刚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王振宇单位为中国工商银行国际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