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敬泽:谈文字不如谈焦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7 00:07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沈山 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作为国内最负盛名的批评家之一,你认为目前国内文坛是否出现了读者或公众期待中的大作家、大作品?

  李敬泽:这样的问题没法回答,也等于没问。因为读者不是一个读者,公众也不是铁板一块,这个读者期待这样的作家,那部分公众又期待那样的作品,非得说出现一个万众期待的那种类型是很难的。

  谈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在谈文学的问题,不如说是在谈我们的焦虑。我们这个多样化的时代,很难形成关于文学作品的总体性共识。这其实是个好事,文学不能搞成样板戏,大家各有各的喜欢,各有各的趣味,恰恰说明了我们现在文学表达的多样化。

  而且所谓的大作品,不仅仅是一个作家能否写得出来的问题,也需要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积淀,只有那些经过时间的考验和淘汰最终留存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大作品。我们现在就急着问有没有大作家、大作品,于是就急着四下去找,看这个是不是,看那个是不是,结果看哪个都不像。

  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是有大作家、大作品的,但这需要时间来回答。比方说前两天我参加了史铁生的研讨会,大家普遍认为他就是我们当代文学的一位伟大作家,但他已经过世了,他在世时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共识。

  《华夏时报》:这其中是否也有评论界的责任?所谓大作家、大作品,实际上读者非常依赖评论界的专业看法和意见,但我们的评论界似乎总是缺少足够的文化自信,他们总是在等待外部世界,尤其是来自西方世界的判断。这其实也是我们整个文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前两天,张五常在自己的博客中还谈到中国人自我歧视的问题。作为批评家,如何看待这一评价?

  李敬泽:你说的这个问题非常对。缺乏正常的批评气氛,缺乏真正的批评的勇气,一直是我们面临的困境之一。如何从丰厚的学养和敏锐的判断力出发,从一个作家总体的写作状况出发,做出准确而负责任的判断,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要么是无原则的表扬、吹捧,要么是无原则的否定、谩骂,这样既不利于健康的批评气氛的形成,也不利于作家的创作。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当然无法对那些真正好的作家做出强有力的评价和肯定。

  《华夏时报》:那么如何评价目前国内文坛的整体创作状况?

  李敬泽:所谓好坏,有完全不同的参照系,同时这个问题也涉及到评判者自身的状态与自身的身份利益。我觉得我们不要总是急着去做总体的判断,在这个问题上有个真正的就事论事的态度就好了。着急做总体的判断,不如有限度地去观照具体的作家、具体的作品。

  如果一定让我来做总的估价,那么我认为我们现在确实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家,放到世界上也是出色的。目前中国在海外译介比较多的一些作家,像莫言、余华、毕飞宇,还有王安忆、苏童等,都是完全可以和海外一流作家平等对话的。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只要是大陆的作家,就一定怎么怎么着,实际情况不是那样的。而且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很高认可和尊重的作家一定会越来越多。

  《华夏时报》:普遍认为,目前国内严肃而有价值的文学创作,仍主要来自50、60及部分70后作家,以韩寒、安妮宝贝等为代表的所谓80后新生代作家,其创作动机与文体风格均发生显著变化,很难说他们的创作究竟是严肃的还是不严肃的,除所谓商业、娱乐等市场驱动因素外,也总能在其作品中发现某些闪光的真诚的表达。如何评价这批新生代作家的创作?

  李敬泽:他们不是新生代作家了,他们已经是“老作家”,而且是大牌作家了,不要老是用新生代这样的词界定他们。而且谁说韩寒、安妮他们就不严肃啊?我看都很严肃。商业也不是很大的罪过,你出一本书总要卖吧。对文学一定要有一个宽阔的理解,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学更应有其多样化的生态,不能说只能这样,不能那样,那只会让文学越来越僵化。

  我们与其天天拿个漏斗去量,符合标准的就留下,不合标准的就否定,不如好好去比较每一部作品每一个作家,看看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新的东西。

  比方说最近我就在看刘慈欣的东西,我觉得非常好,你不能说科幻小说就一定是不入流的,我们对文学一定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

  《华夏时报》:那么以你对文学的理解,以韩寒、安妮宝贝他们目前的创作状态或水准,你觉得他们最终能否进入文学史?

  李敬泽:我不太关心文学史。所谓文学史还得看是谁写的。过去我们说看戏落泪为古人担忧,我们现在是边看戏边为重孙子操心。其实我们根本用不着操这个心,我们操这个心,也是无谓的焦虑和虚荣。

  一个作家对永恒的追求,当然能成为其创作的重要动力,但他应该是与既往的文学史对话,与既往的文学传统、既往的经典大师进行交流乃至争辩,在这种竞争中写出藏之名山、传诸后世的作品。不能把这个因素变成谁写文学史,他最好把我写进去。如果一个作家天天想着如何进入2011、2012当年出版的文学史,那他的写作一定是有问题的,他的作品即便进去,也很快会被踢出来。

  《华夏时报》:刚才你提到莫言、余华等这样一些在海外颇受认可的作家,那么就你个人而言,是否有你特别看好的作家?能否针对目前国内文坛列出一份你认为最具实力的作家名单?

  李敬泽:对不起,我实在不想涉及这类话题。我理解你们这份名单就是对作家以往的创作成绩排出一个座次。我不认为这样的座次有太大的意义。当然如果读者需要或关注,媒体可以进行这类话题的操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