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憋曲的车企海外收购

2011年05月27日 23:28 来源:华夏时报

  ■赵云

   “国外名企清仓甩卖,是时候到海外收购了”、“中国人傻、钱多、速来”,金融危机后,尤其是最近汽车行业萨博与华泰庞大以及若干中国汽车企业的纠缠不休的传闻,中国和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界似乎都对彼此怀有信息极不对称的认知。

   的确,从金融危机的潮水逐渐退去,手握4万亿外汇储备的中国显露出在外媒看来“买下世界”的欲望与冲动。

   霸气外露的中国企业经常在收购中一掷千金的气魄令诸多濒临破产的国外企业相形见绌,但同时诸多中国企业,如华泰、青年、庞大、长城追逐萨博又令破败的外国企业傲气顿生。

   “(最后)与这三家企业进行谈判的时候,任何一家开出的条件都让人无法拒绝。我们在谈判时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如果你们放弃,等待的还大有人在。”世爵CEO在接受外媒采访时不无炫耀地描述其在同一家酒店与三个买家进行商谈的整个过程完全可以拍一部电影,萨博此刻是一个轻松傲慢的破落户,而中国车企则显得有钱而拘谨。

   “到中国去!”从罗孚、VOLVO到萨博,人们认为许多破落的外国车企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一旦(这些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中国就会成为其最后的救命稻草。

   问题是作为救世主的中国车企如何将魄力演化成冲动,将自信变成鲁莽?

   一份来自德国专业汽车行业的研究机构Puls公司的网调显示,半数德国民众对中国企业并购欧洲汽车企业持排斥态度。该公司以吉利入主沃尔沃、华泰有意参股萨博为例,组织了问卷调查,发现德国民众对中国企业的收购行为普遍持怀疑与批评态度。57%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品牌的品牌形象会受到损害,42%的被调查者认为汽车质量将出现下降,48%称中方收购某品牌会对其购买愿望产生消极影响。

   如此看来,吉利的收购成功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吉利从开始就承诺不削减工人、不转移技术和设备、保持品牌的独立以及与工会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些实际上都关系到海外收购中政治智慧的运用。

   一个反例是6年前,曾被视作中国汽车业最成功的海外并购典范上汽收购双龙案,如今得到的却是30亿投资灰飞烟灭的惨重教训。进入经济稳定发展期的韩国劳资冲突不再有“汉江奇迹”之时的那份和谐安宁,大型罢工件数急剧上升。将韩国过度紧张的劳资关系归结为上汽入主双龙汽车之后再度濒临破产边缘的直接原因,并不是为上汽开脱应有之责。但不容推卸的是,上汽在这场海外并购启动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海外投资的潜在政治经济风险。

   而对此次被媒体报道为相识2天,9天闪离的华泰收购萨博案中,华泰事后发表的声明表明,在即将打款但却突然反悔前才匆匆派团队赴瑞典进行尽职调查,实在太有悖收购的常理,而华泰汽车集团总裁助理赵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萨博的风险不是3000万欧元,也非6500万欧元,而是6亿欧元(约合53.1亿元人民币),之前低估了财务和经营风险。

   缺乏谨慎实际上也显示中国车企在面对复杂的收购案中,少有经验,更没有专业财务、法律、未来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队伍,中国企业不是风险投资,也不打算买空卖空,公司也不常备这样的专业人才,但一单动辄几十亿元的收购至少需要细细思量、周密计划、聘请能人。认识2天,9天闪离已经成为了中国车企海外收购的一个笑柄,但或许这也将成为中国车企学习收购的第一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