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CCTV《今日观察》十一月热点评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11:34 来源: 《经济》杂志

  网购大战谁能挺到最后?

  “团购”无疑是今年最热的一个概念,从餐饮、娱乐到日用消费品,日常生活的几乎每一类产品,都会成为竞争的战场。一方面,这给我们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宜的商品和服务,但与此同时,诚信缺失、恶性竞争,甚至是欺诈问题也在不断地考验消费者对于网购的信心。作为一种新的电子商务业态,网购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在激烈竞争的网购行业,谁又可以成为赢家?

  《今日观察》:从理论上来说,电子商务给消费者提供了更便利、更便宜的服务。从供应量的角度看,电子商务缩短了从批发商、零售商到消费者的链条,同时无店铺、无服务员,所以能给消费者提供更便宜的服务。另一方面,有品牌的、优质的电子商务服务商,或者团购公司,能给消费者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务。

  从团购的角度看,好多团购网站可以帮助消费者挑选优质品牌的商家,然后做到好东西便宜。其次,在互联网上,商家的交易记录和用户的购买记录,都是被记录的,商家出售的记录是不是得到用户的好评,也可以记录,可以被分享,有的团购站点可以做到消费后真实评价,没有购买或没有消费是没有权利评价的,这样对商家是有效的监督,促进商家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电子商务需要的投入越来越大,现在,苏宁、国美等巨头都开始进入电子商务市场。同时,现在的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的结合越来越需紧密,越来越需要本地化,这就意味着大投入。关键是创新,无论是来自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还是技术的创新,都是必须的,互联网的精神关键词就是创新、创业,所以,没有钱的人,有少量钱的人在互联网上也有机会,但是在电子商务上要想有所作为,确实面临着本土化和线上线下结合的问题,需要大投入。团购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它的本质是生活电子商务。有了团购以后,吃喝玩乐都可以在网上买。在中国,服务业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团购正好是弥补了这一空缺。

  如何扶持小微企业:信贷增千亿 能解多少渴?

  一直以来日子不太好过的小型微型企业,这两天接连听到几个好消息。从税收到信贷,一系列的优惠倾斜政策既为他们松了绑,又为他们输了血。特别是近日,银监会出台通知,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新的信贷支持能否为小微企业注射一针强心剂?怎样才能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今日观察》:这里面最大的一个亮点是专项金融债,因为这个专项,我们曾经多次有过专项建设国债。金融债其实在银行间、市场上也有很多,但是专项金融债是一个创新,特别因为它是专项针对小微企业的。

  银监会出台的这些差异化监管政策非常及时,我们的理解是,一是定向的宽松监管政策,它明确了对小微贷款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解决了银行对资产考核监管评级的担忧;二是创新的提出专项的金融债券,解决了银行的资金来源的问题;第三,应该说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式的调整,有利于银行进一步扩大小微贷款的规模;第四是放宽市场的准入,可以批量设立网点,有利于银行的增设小微贷款的专营机构网点,扩大金融的覆盖面。

  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说,他有必要不断地增强竞争力,不断的在行业里升级或者是换代。从金融服务的角度来说,支持和推动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升级换代,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对大银行来说,应该对他们有些硬性的约束,他们必须有一定的比例对小微企业提供这种金融服务。其实更重要的是,小微企业因为很小,风险很高,那么就应该有一个对等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很高的小型、草根金融的一些机构,或者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叫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其提供一些服务。

  我国的小额信贷金融公司已经有3700多家,相对于它们资本金的提供来说,他们实际上都超过2000亿、3000亿了。如果他们真的对小微企业行使了成立他们的初衷,去给小微企业进行贷款,应该也不缺专项金融债的这1000亿,那么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不能怪这些小额信贷公司没有去务正业,而是我们的监管不够,我们应该加强监管,然后要引导这些小额信贷公司和城市商业银行,包括一些民营银行,真的去对草根金融,对小微企业提供这种服务。

  我们目前要做的这件事情,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将来的发展,会有一个更长期的、机制性的保障。我们的中小企业应该学会自己的积累,自己有自己资本积累的过程。此外,未来小微企业的发展,包括我们其他的结构调整,在行业升级换代的过程中,财税政策应该起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不要老盯在货币政策上,货币政策是有局限性的。

  侵权制假 一“网”打尽

  从去年10月份起,由商务部牵头的26个相关的部门,开始在全国进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行动。经过9个月集中打击,这项行动于6月底暂告一段落,行动的成果也正在以一种新颖的网络展览方式,在中国网络电视台开始展出。那么,此次行动究竟查处了哪些大案要案?专项行动之后的打击侵权制假之路应该怎样走?我们又该如何才能做到持之以恒?

  《今日观察》:去年10月,公安部启动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亮剑专项行动。从这次专项行动来看,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个是行动力度大;一个是涉及领域广;一个是效果显著。行动力度大,这一次几乎动用了国务院所有的相关部门,包括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这样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也包括像农业部、文化部、林业局这样一些专业管理部门;还包括像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海关总署这样的行政执法管理部门。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部门,国务院有26个部委参与了此次行动,涉及的部门非常广泛。涉及的领域也很广,四个重点领域,包括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还有新物种权。专项行动期间,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共立案15.6万件,涉案金额34.3亿元,移送司法机关1702件,捣毁窝点9135个。

  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制假、贩假是一个长期的行动,在一定时期内的专项治理是很重要的,可以比较快的处理一批案件,并且遏制侵权制假的势头,净化市场环境。但从长远来说,还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这是最重要的,政府部门应该尽职尽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之内对侵权制假高度重视、严厉打击。

  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是,行政执法和司法要密切结合,要通过法制化的手段把这个问题常态化,加大法律惩治的力度。还要在全社会,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形成一种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从企业角度来说,虽然一时的制假贩假,或者侵犯知识产权,可能会得到非法利润,但从长远来说,这样的企业不可能持续发展,还可能会有牢狱之灾。企业必须要在品牌建设和技术研发上下工夫,同时我们必须对企业知识产权或者品牌商标进行更强的保护。

  猪肉价格的拐点?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批发市场的生猪价每斤跌了将近两块钱,本来应该是240斤出栏的猪,在200斤就牵出来宰杀了,而随着生猪价格的下跌,市场上猪肉价格也随之松动,现在的肉价已经比国庆节前的“顶峰时代”跌了两到三块钱。为什么一涨再涨,如此坚挺的猪肉价格会调头跳水?猪肉价格几年来不断地起起伏伏是否存在着一个“猪的周期”?如何才能让猪肉、蔬菜等相关食品价格更加趋于稳定呢?

  《今日观察》:按照我们平时的判断,年底通常不是一个猪肉价格下降的时候,反倒因为接近年底,需求量会增加,最后价格会上升。那么为什么现在有变化了?现在有很多专业的分析表示,这和大家对于未来猪肉供应的判断有关系。在2008年的时候,从2008年的4月份起有过长达四五个月时间的猪肉价格的剧烈下跌。再往前推,在2008年的2月份,我们的CPI达到了8.7这样一个最高值。现在有人按这样一个周期来判断,是不是在今后几个月也会有一个猪肉大幅度下跌的时间?现在有一部分人基于这样一种判断,把本来准备12月份或者2012年1月份出栏的猪,现在就把它杀掉,规避一些风险,这样就导致了市场供应量增加,最后导致价格下跌。

  从我国的生猪价格走势来看,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猪周期”。2004年以前基本上属于一种短周期,差不多一年,半年上升,半年下降;后来变成一种长周期,差不多三年,两年上升,一年下降;现变成一年上升,两年下降。在政策上来说,我国有养猪政策,对肉价是尽量削峰平谷,让价格比较平稳。但为什么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的生产模式以散养为主。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规模化养猪已经超过60%,这个规模化养猪基本上指的是有百八十头猪的存栏,实际上这些还是属于散养户。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养猪,它的存栏量得要1000头左右,应该是一个企业,而不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因为整个饲养模式,包括他对市场的判断和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散养户还占很大的比重,相对来说,对市场的判断和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就很弱,这样就导致一个时期的大起大落。最近一个月的猪肉价格下跌,可能还是调整期,按照前边几个价格周期来看,这一次的猪肉价格可能还会在一定的高点上停留一段时间,或者平稳,或者下降一点,调整了以后可能再有一个回升,明年应该不会再有这么急剧的上升。

  一公斤牛奶引发的追问

  10月下旬,新华社一篇关于黑龙江双城雀巢公司克扣奶农的报道,一桶奶分量少一公斤,引发了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和热议。根据新华社记者的调查,当地雀巢公司克扣奶农已经延续多年,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双城雀巢被指长期克扣奶农,短秤收购,常年压价已成公开秘密,奶农为何选择平静接受?雀巢为何会在双城市一家独大?如何增强奶农在市场当中的博弈能力?

  《今日观察》:雀巢双城的工厂是雀巢公司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因为双城是一个农业大县,它现在的粮食产量在全国排前五名。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大县里,它具备非常好的畜牧业、养殖业的条件。因为雀巢很早在这个地方安营扎寨,那么其他的奶企可能就很少去“染指”这个地方,所以它就形成了自然垄断,那么奶农就只能把牛奶卖给这家公司。作为一个小农经济,奶农在这样的一个产业链里,就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里。如果奶站现在真的通过大斗进小斗出的方式来克扣奶农,那确实是比较恶劣的。它产生的原因就是,过去农村收牛奶都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收购和运输当中会有损耗,这个损耗本来应该由企业来承担,但如果奶企和奶站之间考核的标准有问题,没有照顾到这一点,那么他可能就要转嫁这种损耗,那么这样每一桶里面70多公斤,最后就有一两公斤的自然损耗转嫁到奶农这儿。

  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路径在什么地方?那就是怎么样来增强奶农的议价能力。面对一个强大的奶制品企业来讲,奶农完全可以予以分头来击破。整体来讲,奶农本身没有自己的代表,没有自己的制衡机制,靠政府本身去做工作,它本身就不是一个制度化的东西。所以国外很多的奶农是单独进行养殖的,但是他有一个奶农的协会,他有代表自己利益的机构,由这个机构去进行议价,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利益平衡机制。

  PM2.5:“指标”不是“目标”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很多地方都经历了一轮雾霾天气。这让不少人知道了一个新的名词:那就是PM2.5。11月16日,环保部发布消息,在最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这个PM2.5的指标,将会首次被纳入监测范围。那PM2.5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这个标准和我们日常的生活又会有怎样的关系?

  《今日观察》: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它能负载大量有害物质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入血液,严重危害人体健康。PM2.5,这一原本陌生的名字,伴随着今年入秋以来,全国大范围的灰霾天气进入了公众的视野。11月1日,国家环保部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并首度对PM2.5测定方法进行规范。11月16日,环保部相关负责人通报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于当天起开始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最大的调整是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作为衡量空气污染的重要指标,从1996年起,PM10就被纳入我国空气质量监测体系。

  中国设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1982年,后来1996年做了一次修订,2000年又做了一次修订。大家普遍认为现在应该再进一步修订。从环境质量状况来看,我们急切需要推动的是关于PM2.5的测量问题。

  在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明确了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将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所以这样看来,我们先制定一个,相对来说在WHO(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第一阶段的标准,然后逐渐改进到二阶段、三阶段,最后达到最终的空气质量标准也是可以的。

  专家指出,监测PM2.5,并及时向公众公开信息,这有助于更好地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缓解公众自我感观与监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能让公众更多地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当中。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中国目前已有成熟的PM2.5监测技术。明年有望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推行PM2.5空气质量监测标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