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之祸在于市场制度体系混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6 01:37 来源: 中国经营报田立
上周,发改委某官员一句“国家已连发170多道文件打压物价”在民众中引起不小反响。一方面,民众被国家抑制物价、关注民生的精神所感动;另一方面,又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和乏力的治理手段而担忧,这物价上涨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很多人认为,物价上涨过快是货币发行过多造成的,因此,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有效抑制物价上涨的根本。然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已经实施半年多了,效果却一点儿都没显现出来(如果仅从CPI看的话)。其实早在 2010年1月,新西兰林肯大学的三位华裔学者发表一篇针对中国内地CPI与广义货币量(M2)相关性研究的学术论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两者不具备(严格)相关性,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CPI与货币量没什么关系。既然如此,面对物价高企收紧银根又有何用呢?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传导至国内市场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全面上升,从而推动物价上涨,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输入型通胀”。从纯粹的理论角度看,所谓输入型通胀只能是短期均衡,长期来看不能成立,否则,供求决定价格的最根本理论就不成立了。如果以此对照当前的形势的话仍有问题:持续的物价上涨已经很难说是短期现象了,难道市场就没有优胜劣汰、自我更新、自我调节的机制吗?
实际上,输入型通胀本身存在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即生产成本的上升造成的生产与销售的阻塞,“逼迫”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材料创新,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价值。尽管这个机制是一个艰苦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而且真正显现效果需要一段时间,但市场总会将这样的激励通过资本市场价格体系反映出来。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我们认为是出在了市场制度混乱(尤其是商品定价制度混乱)上。眼下的商品价格体系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体系,之所以这样说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物价暴涨暴跌,人为炒作痕迹明显。去年一度暴涨的大蒜价格、绿豆价格,如今都出现大幅下跌,其中大蒜价格只有去年最高峰时的五分之一。这种现象很难用供求均衡来解释,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人为炒作;二是“涨价无需理由”,想涨就涨。如今你要是走一圈商品市场,问问涨价的原因时,你得到的回答多半是一句很不耐烦的反问:“不都在涨吗?”似乎涨价也是一个“法不责众”的过程;三是定价机制混乱,甚至存在价格垄断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燃油价格,石化双雄整天在那哭穷,翻来覆去跟你说亏损,可就是不允许别人跨入这个领域,价格就不必说了,当然是生产者说了算,消费者的发言权被剥夺得那叫一个干净。要问他们凭什么这么“霸道”,答案就俩字:“垄断”。
价格的混乱本可以通过正常的市场机制去纠正,但是,当保证这些机制运行的制度建设存在缺失或者混乱的时候,机制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最基本空间。过去计划经济时,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后来搞市场经济,价格本由市场说了算。但管理层一方面出于“市场失灵”的忧虑要代替市场干预价格;另一方面也是传统意识的影响,总要用这个价格当杠杆。比如,生猪收储制度,试图通过猪肉价格杠杆来影响猪肉供求。然而,这些带有浓重人为色彩的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当初猪肉价格低迷时,我们启动了“猪肉收储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拉高猪肉价格;如今猪肉大涨价,本该启动的抛售冻肉计划却羞羞答答,即便启动了也无奈早已高企的肉价;于是我们就有了个问题:商品价格到底该如何定价?定价又该遵循哪些制度?
制度混乱或者不健全,市场机制就无从发挥。因此我们的市场总会出现这样的奇怪现象:不该干预的时候总有人为因素出来干预;该由制度理顺的价格关系却因制度缺失而听由事态随意发展。到头来混乱的价格体系只能产生这样一种畸形的“负”激励机制:企业只需简单地通过涨价即可提高收益和利润。于是在这样的制度缺失下,我们看到的是企业排队等着发改委批准涨价,获批的企业(或行业)偷着笑幸运,一时没获批的,继续耐心等待。这种激励机制的最大危害在于,生产者无需技术创新,无需管理创新,更不需要价值创新,提高价格成了企业盈利的最直接、最简单、最省力的方式。如此看来,通胀已不是简单的民生问题,而是危害整个经济发展的“大疾”。而市场制度的混乱才是造成这个“大疾”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