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张大志:服装类电商“目的不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6 22:13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服装类产品电子商务是互联网行业升起的新星。但没能盈利仍然是服装类电商的硬伤。回顾相关企业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目的不纯、商业模式缺乏创新、轻公司不轻’是导致当下局面的主要原因。”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张大志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大志表示,如果问服装电商经营的目的是什么,得到的回答多半是:“合理合法地赚取利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可事实并非这么简单。以PPG(批批吉服装网络直销公司)为例,2005年成立的PPG,通过将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业进行融合,依托呼叫中心进行销售。很快以其低价捆绑战略成为网络男士服装直销网站耀眼的新星,让消费者觉得“产品即使不好,买一次也不会亏到哪里”,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初次购买行为。
伴之以巨额平媒、电视媒体广告费、人气明星代言,2007年PPG登上自己事业的最高峰。即使此时,公司都没有把客户放在第一位,网上关于产品“做工粗糙、缩水、退货不及时”的投诉比比皆是。失去客户信任后的PPG,以廉价产品加大规模广告投入的路也走到了头儿。
2010年1月,PPG公司被上海地方法院判处经济赔偿债务成立,其银行180万元存款被冻结,公司剩余物资也被搬走。“服装行业的DELL”应声倒地。
部分服装电商走的还是网站经营的老路,建站拉投资、上市圈钱。风险投资进入后,要求快速扩张占领市场空间、达到一定规模后包装上市。快速扩张的电商自然无法顾及利润,运营全凭投资支撑,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再看服装类电商的商业模式。服装类电商目前有两种主要方式,大卖场模式和自有品牌模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电商的模式都是靠前端网站展示吸引客户,后端配合相应仓储和物流。由于模式从根本上完全相同,同质化现象很严重,电商扩大经营抢占市场空间,只能靠加大广告投放力度、提升服务、降低产品价格。
从29元的衬衣到59元的帆布鞋,虽然销量很大,但此举能给商家带来多少利润一直是个疑问。此外,服装类电商给消费者的印象仍然是低价,此印象能留住多少忠诚用户,有多少用户认可电商的品牌也是个未知数。
服装电商并不是社会普遍认为的“轻资产”公司,除了服务器、人员、运营支出之外,还要包括仓储、物流配送。“无店铺”只是相对客户界面而言的,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电商已在规划逐步“下网”——建立线下体验店,从某种意义上它们变得非常“重”。
轻资产对服装电商多半只是概念。除了销售前台从网下变成了网上,其他环节并没有减少。尤其是低价引来客户形成购买后的存储和运输占用了公司大量资源,后期第三方物流不能满足送货时间和售后服务要求时,电商只能被迫自建仓储和物流,京东、VANCL都建立了自己的仓库,京东自建物流、VANCL还成立了如风达快递。
虽然互联网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客户供求信息,能够大大提高周转速度,但是做到服装零库存是不可能的,采购量要略大于出货量,否则会因断货影响客户购买体验。即使只提供平台的电商,也需要对入驻商家有一定的资源支持,从这个角度上看服装电商没有“轻”公司。
同时,随着品类增加,电商也正变得“重”起来。VANCL CEO陈年早年也曾说:“我们不做女装!”后来则因竞争要求,发展成为提供服装全品类产品的网站。互联网站的货品陈列是无限的,多一个商品或品类,表面上无非就是多几个页面。可背后成倍的库存仓储、物流配送都让网站倍感压力。
加之管理水平不能跟上业务的迅速扩张,很容易给经营造成问题。考虑到客户需求的多样性,以及线上线下店都各有特点等原因,部分以网站起家的服装电商也准备开设自己的体验店,可以想象高额的房屋租金、人工成本、管理模式的不同都会造成新的挑战。